香港Z世代心中的马克思、共同富裕和元宇宙(以及对未来的真正忧

香港Z世代心中的马克思、共同富裕和元宇宙(以及对未来的真正忧

2021-09-13    75'49''

主播: 墙裂坛【对话/访谈】

271 0

介绍:
· 本期BGM ·Ani DiFranco - The Internationale墙裂坛迎来了开播以来最年轻的嘉宾。也是我最想了解的一类群体——网络时代的原住民、“Z世代”。尤其特别的是,她还是一位香港的“Z世代”。见晴又一个Blog,我从头到尾读了一边,当时就震惊了——这真的是高中生吗?是香港的Z世代吗?看来我对Z世代的认知真的太自大了。她的文章主题涵盖政治、哲学、文学、古文诗、红楼梦、三国、托尔金,还有长笛和电子音乐;有《论语》泰伯的读后感,还有三国和易经的“crossover”跨界(“孔明遇皇叔,伏龙一跃而起,上至第五卦,政委‘亢龙有悔’;皇叔乃是‘利见大人’也!)尤其没想到“Z世代”会关注21世纪的共产主义、地缘政治、虚拟世界、游戏世界对“人本体”的哲学思考、美国重启对外战争的原因、大国间利益的博弈......这些话题。所以我们坐在一起聊了聊共产主义、共同富裕、元宇宙、人的哲学思考,以及Z世代对未来的真正担忧。· 本期话题 ·(文字稿推送,详见第二篇)01一个15岁的高一生,为什么会对哲学和社会学感兴趣?小时候对死亡的恐惧。看到了事物是会变化的,开始有“时间”这个概念;意识到生命是会逝去的,那时候就对死亡有了恐惧;想死后会不会有世界?人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有变化?对死亡恐惧的反面,就是对生命的好奇。对哲学的兴趣从这里开始。小学六年级看了纪录片《人类》(“The Human”):一个简单的纪录片,完全黑白,向1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阶层的人问问题:对爱的理解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看后觉得世界原来这么大,有这么多不同的思想的人,开始思考不同地区、不同阶级的人们,为什么这么不一样?——对政治产生了兴趣。02“共产主义的未来——读《武装的先知》有感”1)小跑没想到一位香港的零五后会想读一部关于托洛茨基的书,还是三部曲大部头。见晴为什么会想读这本书?英剧《是,大臣》里有一个笑话:大臣的女儿说她晚上跟“托派”在一起,大臣就觉得她生病了,因为英文的“Trots”是“拉肚子”的意思。因为这个笑话,见晴好奇“托洛茨基”是谁,暑假就找到了《先知三部曲》来看。书目介绍:波兰社会主义者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的先知三部曲:《武装的先知》、《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流亡的先知》: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著作。《武装的先知》:早年的经历、从孟什维克转变成布尔什维克的过程、参加和领导1917年十月革命的过程、十月革命后为保卫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政权而进行的斗争;《被解除武装的先知》:1920年代俄共党内派系斗争,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角力;《流亡的先知》:流亡期间对俄国和世界革命等问题的理论着述,最后在墨西哥被斯大林刺杀身亡。虽然全篇“试图保持客观”,但是非常纠结:既要赞颂十月革命的功绩(托洛茨基的功绩),又要解释托一手创立的体制为什么会反过来毁灭创立者自身;既要赞颂工人国家、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又要解释为什么在这个先进国家官僚会成为一个暴虐的“新阶级”。最后只能诉诸于命运的悲剧。2)小跑最感兴趣,也觉得最精彩值得深思的是见晴的评论:以“21世纪共产主义者”的身份给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为什么称自己为“21世纪共产主义者”?见晴觉得现在“共产主义理想”的问题是什么?“在21世纪,当共产主义者在谈论共产主义时,总有人会像一百年前托洛茨基的父亲一般,以时代跟不上来否定共产主义的价值。我认为根本原因是人们害怕改变,害怕改变带来的动乱与未知。尤其是托父那样的中产阶级的人们,思维固化,害怕不多的资产被无产阶级吞噬,所以宁愿服从于上层的资本家与贵族。”(摘抄自见晴的文章“共产主义的未来——读《武装的先知》有感”;部分删减)“同‘专制’的冲突:实行充满幻想的民主公正的共产主义,就必须经历与之原则相悖的集中制与专制。不能仅仅因为需要实行理论上有悖于共产主义的专制,就应该放弃无产阶级革命。正如在战争里实现和平就必须使用武力,专政在民主的道路上无可避免”(摘抄自见晴的文章“共产主义的未来——读《武装的先知》有感”;部分删减)3)见晴觉得“共产主义将会以一个新的形态影响着未来的社会”——为什么?“国际网络打破了国家疆界,使得国际性的共产主义更容易被建设。无产阶级革命会在一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但绝不应该止于单一国家。与俄国革命不同,未来的革命会蔓延至全世界。在「Black lives Matter」运动里,很多国家并没有种族歧视的问题,但人民依然会为黑人喊冤。世界舆论有逐渐的一体化的趋向,革命的呼声一旦响起,就会因为同情心在发达国家回响。”(摘抄自见晴的文章“共产主义的未来——读《武装的先知》有感”;部分删减)“不平等隐隐有决堤之势。新冠疫情,世界爆发了反对不平等的声音:美国的反对种族歧视,中国年轻社会的“躺平”,青年的愤怒,都是可以引发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因素。”(摘抄自见晴的文章“共产主义的未来——读《武装的先知》有感”;部分删减)“科技的发展与大面积工业化让建设共产社会变得更容易。共产主义基础是科技与工业化。只有科技发展才能实现平均的资源分配,也只有大面积工业化才能使这个“平均”是富庶而不是贫穷的。”(摘抄自见晴的文章“共产主义的未来——读《武装的先知》有感”;部分删减)到底什么是阶级?怎么看贫富差距?4)见晴的解决方案?“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均首先要做的是打破「经济」这个惯性思维,准确来说是打破「市场经济」这个概念。一旦使用「生产力」而不是「积累」来看待经济,就可以把「货币」「贸易」「利息」这些组成「资本」的基本概念瓦解......也许正是这种充满乌托邦式的幻想,才能引发人们对未来积极的探索。”(摘抄自见晴的文章“共产主义的未来——读《武装的先知》有感”;部分删减)小跑从“稀缺经济学”的角度和见晴讨论“资本”的概念。5)见晴怎么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的基础,而不是目标。要实行共产主义之前,必须要保证富裕的程度。不然资本主义比共产主义在一个“贫穷”的情况下,其实更加有效。香港社会有特别多的中产阶级,而这些中产阶级,大多数可能有一套房子,或者长期租的房子,他们温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更进一步。他们的下一代也是在这个阶级中间,房子还有工作,就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大多数人都是中产阶级的这种社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阶级特别固化。中产阶级觉得自己更靠近“资产阶级”,所以是希望“资产阶级”越来越好的人。我觉得香港现在就陷入了这种情况,阶级固化,中产阶级太多了。中产阶级反而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因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底层。在年景好的时候,是一个很大的稳定器,因为中产毕竟是富裕阶级和底层中间的缓冲带、连接器。但是在年景不好的时候,或者经济下滑的时候,他自己会感受到威胁,可能会滑落到底层。03“赛博朋克2077”:为什么想写这篇文章?对“元宇宙”怎么看?你觉得自己是“元宇宙”的原住民吗?1)怎么定义”我”?沿用了科幻世界里俗套主题——人格的同一性。“我”是什么?组成“我”的部分有哪些?怎么定义“人格”?是记忆?身体?还是思想?“主角V的engram(记忆痕迹)慢慢地被强尼银手的engram取代,从哪一刻开始V变成了银手?亦或者是银手变成了V?“忒修斯之船”:我们每刻都在制造新的记忆、接受新的讯息,身体也不断的在变化——那么如何定义我?无法理性的定义自己,正如我们不能理性的定义一个变幻无常的物体。”(摘抄自见晴的文章《赛博朋克2077》;部分删减)这是一个哲学上的经典问题:“同一性和变化性”,忒修斯之船。阿里斯多德对这个的解释是“四因论”:材料因,形式因,目的因。(1)构成材料是质料因;(2)物质的设计和形式是形式因,形式因决定了物体是什么。忒修斯之船虽然材料变了,但船的设计——形式因——没有变;(3)事物的目的决定了其目的因。忒修斯之船的目的是装载和运输,虽然材料变了,但目的没有变。但人的“变化”,是“形式因”和“目的因”的同时变化:我们的身体细胞变化的同时,意识、人格也在变化——所以人和船不一样,船的目的和作用不会变;但人如果保留意识目的,身体零部件被变成了机器,和船一样没变吗?问题就在于我们的“目的和形式”也是在变化的,所以软件和硬件都在变,那也就是完全变化了?你会不会觉得元宇宙世代,这是一个不断演化循环的过程?我们曾经是肉体与灵魂的二元论,灵魂的高尚和升华一定要脱离肉体;启蒙运动之后,有什么样的身体就会有什么样的意志,一直到马克思“事物决定人类”,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这种在赛博朋克的时代,机器作为一个外来的身体部分,我们又是不是开始讨论灵肉二元分离?为什么如果我们大脑能够存活,那和我们有什么样的身体有关吗?2)赛博朋克的精神:“赛博”(cyber)源于“控制论”(cybernetics);朋克(punk)代表反叛精神。赛博朋克讲述的不是对于科技的恐惧,而是阶级固化的悲哀,是阶级斗争无效的地狱,资本掌握生命的世界。在恶魔结局里荒坂三郎通过换身体实现了永生,用来永生的财富恰恰是用剥削穷人劳动的方式得来的。通过资本富人进化成了全能神,穷人却只能在资本的缝隙间像蚂蚁般求生。“反抗”的无效性?:结尾更是希腊式无法改变命运的悲剧:恶魔结局里的V为了生存背叛了自己的初心,节制结局的V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太阳结局的V慢慢走向死亡,星星结局的V失去了长大的城市。想尽办法生存,每一个结局里都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3)见晴会如何设计这款游戏?游戏里提出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却没有给予玩家选择答案的机会。把叙述的重点从“人格的同一性”转移到“熵化”。第一人称游戏是“熵化”这个主题绝佳的表现方法,夜之城可以随着故事情节推动而发生细微的变化,玩家可以确实地感受到“熵化”导致的“物化”。04Z世代的未来会变成Ready Player One中的世界吗?是否向往虚拟世界?见晴认为会的。我们现在已经是在这个世界里了。一个星期不上网,完全感觉已经跟社会隔绝。我们已经慢慢进入到Ready Player One的世界里,已经开始对它产生了依赖。世界上这么多人,他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一半是在网络里的时候,制造出来的群体是怎么样的?我们将来的虚拟世界,有可能滑落到赛博朋克2077的样子吗?见晴觉得是有可能的,但还是要看现实世界。这是一个现实世界的问题。如果现实世界人们都解决温饱,大家所有的关注点都变成了精神上的讨论的时候,我认为虚拟世界是非常美好的;因为它其实是降低了精神“体验”的成本。05对未来有担忧吗?见晴的答案让小跑非常意外。Z世代忧虑的一个很大的点是:这个世界其实在我们看来,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世界。昨天世界会偏向一类人,需要一类人才,明天就不需要了。所以现在才这么着重全方位发展,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到你的时候,世界会偏向哪些人;你必须要做两手准备,也很难推猜未来的社会需求,怎么去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这是我们很忧虑的。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了变化太快的阶段,就好像在跑步机上;也就导致社会里的人,有点难以为继,有点招架不住。看起来社会发展的很快,很多时候我们还在原地踏步。在这个年代里,我感觉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中世纪,Dark Age。感觉每一天科技都在变化,人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没有一个很根本的思想改变。中世纪之后有启蒙年代的思想,有很多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哲学理念。人们会去研究这些理念,导致了社会的变化。但是我们现在社会变化,完全随着科技变化来走。我觉得也不是有问题,但是思想其实没跟上,没有变化,还是五十年前的思想,没有太多的变化,没有“冲击”的感觉。见晴似乎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正问题。—  End  —主笔&主播 | 肖小跑    本期嘉宾 | 见晴编辑&运营 | 坛子微信公众号:墙裂坛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请注明: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