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历险记大结局:那些没有“痛”就永远没法领悟的道理

恒大历险记大结局:那些没有“痛”就永远没法领悟的道理

2023-10-06    69'26''

主播: 墙裂坛【对话/访谈】

294 2

介绍:
本期我们和刘院长谈论一个可能打破许多人节日心情的新闻——恒大事件。三年前在《恒大历险记》中,我们大致预测了它的走向。然而,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这个故事才终于迎来了关键的剧情转折:恒大的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捕。2020年以来,恒大的债务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过去的三年中,情况不断恶化。无论是在香港股市,还是中资美元债市场,都不时出现一些紧张局面。大量外媒和财经媒体设立了专栏追踪这个事件,感觉就像追剧一样。然而,尽管许家印已经被捕,但恒大的债务重组将何去何从,是否会破产,以及购买了恒大房产的消费者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答案仍然未知。中秋节前一天晚上,百度邀请刘院长紧急举办了一场关于恒大的直播,观看人数在最高点时接近25万。看到那些观众的留言,让人感到心塞,我猜想许多人的节日心情都被会这个事件影响。我们与刘院长一起再次回顾恒大事件,试图解析一些只有在"终局"出现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多么痛的领悟”——但有些事情,如果没有“痛”,就永远无法领悟。01复盘恒大危机,有哪些坍塌的时间点?肖小跑(00:00:15):我们今天来讲一讲恒大事件——这个可能毁掉了很多人过节好心情的新闻。三年前我们在《恒大历险记》中大概预测了一下走向。而就在中秋节前一天,基本上迎来大结局关键剧情:许家印涉嫌违法犯罪被抓。当天晚上百度还紧急做了一次直播,也请刘院长上了直播。我看了一下,最多的时候将近25万人在看。很多留言看起来让人很心塞,估计很多人过节的心情都被他毁掉。我们今天再和刘院长一起复盘一下这件事,讲几句只有在“终局”出现时,才能听得懂,或者真正理解的话。这就是“多么痛的领悟”,但有些事情,没有“痛”就永远没法领悟。恒大债务问题算起来2020年就开始露出水面,三年中不断恶化,大小新闻,不时冒出。香港这边主要看港股和中资美元债市场,市场也经常会紧张一下。各大外媒,财经媒体基本上都有专栏专门追踪,就像电影一样。但是到现在还差一点儿大结局,虽然许家印已经被抓,但是恒大债务重组何去何从,会不会破产,大家买到的房子该怎么办?还是未知。回顾整个恒大事件,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2020年8月,中国公布了"三条红线",中国恒大随后穿越了这些红线。一个月后,恒大请求广东省政府支持其资产重组。很快,各种复杂的情况开始浮现,包括战略投资者的反对、资产重组并购的停止、商业票据逾期等。一年后,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高管,要求他们解决债务风险。在那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恒大更多问题浮出,包括其旗下公司的延期兑付、美元债券的违约以及各种财务评级的降级。2022年4月,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开始停牌。接着,各种消息不断传出,包括豪宅被接管、境外重组方案的出现、连年巨亏的年报等。到了今年8月,恒大因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披露被证监会调查,同时在美国申请破产。终于在一个月后,即中秋节前一天,恒大股票集体停牌,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被采取了强制措施。总的来看,这三年来,恒大的情况没有好转,反而一直在恶化。如果用几句话来形容这次恒大的危机,您将如何评价或总结?刘晓春(00:06:18):"物极必反"这四个字很合适。这也是一种基本的中国思维方式。这是一起重大的事件,它的每个节点都体现了物极必反:事情发展到极点,反转。我觉得这次危机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时代、特殊群体的缩影。它以某种方式,或者说以一种较大、较激烈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大群体的典型发展方式。由于其规模特别大、影响也特别大,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但我认为,恒大危机并非一个简单的个案。附表:时间线[图片]02当高负债企业行为异常,如抛出各种不切实际、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扩张计划时,意味着什么?肖小跑(00:07:09):恒大事件并非简单的单一事件,其中包含许多历史上反复出现、值得深思的因素。我一直对一个问题感到困惑,这也可能是大家普遍的疑问:为何许多企业在负债累累,甚至面临违约或银行信贷紧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扩张?比如恒大汽车的扩张,以及像乐视这样的企业,在自身问题显现后,仍然持续提出各种看似不切实际的扩张计划。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刘晓春(00:08:33):企业需要赚钱,扩张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企业总是在原来的规模里面兜圈子,那基本上只能说过小日子,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是,恒大这样的企业,情况明显更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其所谓“扩张”、“综合经营”、“多元化经营”的行为。但企业存在“非理性”扩张冲动时,可能存在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又不希望自己落伍。看到周围的企业都在发展,企业也会焦虑,这时候,可能会因为没方向去乱找方向,乱投资。另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的一些鼓励或者压力。企业会想办法并购新投资项目,有目的去提高估值,然后募资。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希望新的投资能够掩盖前面投资的失败。如果当下经营已经很困难了,可能会冒险开展一个更大规模的项目,希望“搞个大的”,如果能成功,不仅能赚钱,而且还能覆盖以前的失败。我们看到很多大企业后来提出的一系列复杂、和主业没什么关系的计划,其实都是这种情况。比如恒大造车和乐视的例子:在面临不利情况时,恒大一下子就投资了几百亿到汽车制造上,包括之前投资足球队、扶贫、资产管理,这些都是当时最新鲜的话题。肖小跑(00:12:46):恒大的"追热点"的能力确实令人佩服。所以,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公司行为很令人困惑,那么这很可能意味着它并不正常。其实这样的行为并不只在我国,或者只在我们的房地产企业中出现。我想起一个故事: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的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达到了41.7%。我的前领导在那一年加入了一家东南亚银行。面试时面试官给了他一张图,是一家巨型集团的组织构架图,比他学过的最复杂的工程图还要复杂:子公司、附属公司、海外实体都如迷宫一般相互交织,包括食品加工、房地产、娱乐中心、财务公司等多个领域。他盯着图看了半天,还是没搞明白这个集团到底是做什么的。后来他才知道,这并不是面试题,而是领导在向他寻求帮助。那幅图所代表的集团是这家银行最大的一笔贷款,已经全部违约。在试图重组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集团就像一只巨大的章鱼怪,集团的债务堆成过程堪称人类第八大奇迹:全部资产都是建立在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上,用错综复杂网络中的每个端口,从无数渠道吸收负债。就像一只硕大的章鱼怪,每只触角都分别伸向泰国几乎所有银行;然后每只触角为另一只触角做担保:如果左手断掉了,可以把右手砍下来接上,然后把左脚砍下来接右手,再把右脚砍下来接左脚......翻出授信报告中的架构图,全行居然没一个人能解释清楚,包括当时在授信报告书上签过字的所有人。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在什么时期,无论是否会再次发生,当一家企业在自己出了问题时扩张,那大概率是个预警信号。但是,一个巴掌总是拍不响,企业扩张肯定要有人借钱给他们来配合。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在市场上一直借到钱呢?为什么银行会一直给他们贷款?为什么这些买债的投资者和机构会愿意借钱给他们?刘晓春(00:16:49):这种情况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首先,这些公司擅长公关和讲述吸引人的故事,他们通常能以巧妙的方式披露信息,迷惑市场。新的扩张或转型往往伴随着新的故事,新鲜的概念能激发行动。比如它们在香港买下了英皇集团旗下的一个媒体公司,然后转型为健康领域。当时“大健康”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股价随之上涨。但是这家媒体公司的老板很聪明,他首先将媒体公司的原有资产全部买回,等于恒大买下的只是一个空壳的媒体公司。媒体转健康,后来这个壳又转型为汽车行业。至于前面的健康领域是否真的有投入,我不清楚,但恒大的确用这个概念赚了不少钱。这说明它们非常擅长讲故事,使市场相信他们能做成这件事。而投资者,也许是被迷惑了,或者至少觉得自己手里的投资是没有问题的。你提到的泰国企业的例子,我在最近两年的文章中也提到过:银行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现代企业集团与过去的所谓集团公司已经大不一样了。你描述的泰国公司就是一个例子。他们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分公司众多,关键是分公司、子公司以及下属公司之间还有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整个结构非常复杂。集团不仅规模大,而且业务广泛,全球分布,内部的所有子公司也五花八门,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因此,从原来银行的风险评估角度来看,我们以往的风险评估基本概念是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它的“投入-产出”的风险。以前我们把集团企业当做“一家人”,只不过下面有几家分公司罢了。现在面对这样的集团,是否还把它当做一个集团来对待?肯定不行。我们既要把它当做一个集团,又要对每一个子公司进行风险评估。但这两个参数应该如何结合,如何管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银行在全世界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式。投资者常常认为,他们的投资是安全的,若出现问题,大集团能够提供支持。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地方政府期待经济发展,欢迎这些公司扩张到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政府通过出售土地和提供激励吸引他们,银行看到这些优势条件,也愿意投资。大家普遍认为,即使小项目出现问题,庞大的集团也能解决,却忽略了多个小问题可能带来的集体风险。另一个原因是市场对“大而不能倒”的信念,相信政府会在问题出现时出手相救。比如恒大在“三条红线”政策出台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向广东省政府寻求帮助——可见一斑。这种信念导致海外投资者也有了“信仰”,敢于投资。然而,面对新的经济情况,无论是银行、地方政府还是金融机构,我们的经验都不足。这就是当前面临的问题。肖小跑(00:22:58):感觉这很像一场“集体行为艺术”。如果在话剧上演出,可能就是一出荒诞剧。但这种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银行看到政府的支持,便认为无风险,海外投资者则因为对于以往的投资政策,或者一种奇怪的“信仰”,也加入了这场集体的行为艺术。为什么从"三条红线"政策开始,恒大的问题已经被拖延了三年多,直到现在才爆发?刚才您提到"大而不能倒"信仰原因。我想再加两个原因:第一:疫情。如果大家还记得,2021年,恒大违约那天,股市创下了两个月来的最大涨幅,尤其是房地产板块,它的涨幅超过了政府债券。我记得那是在圣诞节前的一个月,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前一天降准了,流动性充足。尽管降准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但市场的第一反应却是增加杠杆,购买更多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我觉得在那样的环境下,流动性充裕,许多"僵尸"公司很难倒下,肯定还有机会再支棱起来。而且,从大环境来看,对流动性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好"的环境。第二,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外资的心态。在恒大美元债违约前几个月的流动性危机之前,实际上这些外资都在增持。贝莱德增持了五组恒大美元债,其地产相关的基金敞口也有好几亿;汇丰也是竞买家,增持了大约三成。这些外资的行为表明:对他们来说,“中国”主题就像一个“剧本杀”,你要么入戏,要么退出。那些选择继续增持的,肯定已经“入戏”了。瑞信但是在给投资者的信中写道:继续持有恒大,是因为退出头寸意味着放弃了“未来的可能性”——包括恒大“熬过来了”、或者政府的大规模救助、或者中国政策的大规模调整——这些都是机会成本。商人都在赌博,无论外资还是内资,投行还是土财主。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家、地方政府、银行等各方,似乎都在互相观察,互相影响,就像牌桌上的玩家一样?刘晓春(00:27:11):不同的参与者会有不同的视角。汇丰和贝莱德这类投资债券和直接融资市场的机构,他们更关注中国政府和市场政策的调整。然而,地方政府和基层银行的视角可能就更为具体和有限。他们可能会认为,"我的项目有土地和正在建设的项目作为抵押,应该没问题。"他们的视野常常局限在这些具体事物上。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如果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崩溃,他们的抵押物是否还有价值?他们可能也没有想过,如果一家大公司破产,他们抵押的财产在清盘过程中是否能优先得到偿还。03香港“疯子”的命运与中国的企业家肖小跑(00:28:11):“银行贷款”和“发债融资”——这两者往往被国内企业家混为一谈,但它们实际上是两类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包括流动性等等。这引申出我想和您进一步讨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比其他国家的企业家,显得有些奇怪。比如有个坊间故事,说:有内地和香港两位企业家同时面临破产。香港的企业家由于银行续贷或者有人帮忙,得救了,之后会非常感激,将此事视为血的教训,铭记一生。而如果内地的企业家得救了,无论是因为地方政府救助还是银行贷款,他可能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胜利,成功经验——我好厉害,下次继续。记得2018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恒隆集团的陈启宗提出了著名的“疯子论”。他说,内地房地产行业有许多“疯子”,他们追求扩张和速度,动辄几千亿的投资,追求的速度必须比别人快,至于他们如何获得资金,如何拿地,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总之就是一种非常“疯狂”的方式。他说,香港当年也有很多“疯子”,无论是香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但这些“疯子”都去哪了呢?没有一个能存活下来,大多数都破产了,有的进了监狱。“疯子”的结局只有两种:进监狱或者破产。然后他提出一个敏感的问题:内地的“疯子”会不会也这样?他认为一定会。甚至建议,既然现在有这么多房地产,还有文旅地产,养老地产,是否应该考虑做一个“疯人院地产”?这个故事在恒大事件的背景下,可能又会被很多人想起。您觉得中国内地的企业家,无论是房地产还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与香港和海外的企业家有什么不同?刘晓春(00:32:05):陈启宗的观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没什么惊讶的。我记得在当年的博鳌论坛上,陈启宗代表香港地产商,和几个大陆地产商一同参加圆桌论坛;虽然陈启宗风格很直接,但大家还是尽量保持谦逊。没想到大陆的这几位房地产商却更加直言不讳,表示他们现在的发展规模已经超过了香港四大家族,甚至已经进军香港市场,开始竞拍地王。感觉上像是对陈启圣的挑衅,但陈并没有马上反驳,只是表示他们这样做是无法持久的。这个场面我觉得很尴尬,但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陈启宗自己经历过“疯狂”和“理性”两个阶段。他的父亲陈启中,当年在香港的四大家族都面临倒闭的时候,让他回来接手家族企业。那时他们的资金链都已经断裂,陈启宗回来后,接过了父亲的班,帮助家族渡过了难关。从那以后,陈启宗的经营逻辑就变得非常简单:当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候,他只卖房不拍地;当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他开始拍地,慢慢建造房子,等到房子建造好了,就开始销售。这种经营模式在我看来,是非常保守而稳健的。同陈启宗一样,李嘉诚也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商人,这些香港企业家基本上都会把经历过的破产危机当做深刻教训。但是陈启宗所说的“疯子”,并没有机会从这次教训中吸取经验——因为已经倒闭了。而我们现在的一批企业家,成长都是在这些老一辈商人之后。他们只看到了李嘉诚等人的成功,但并没有耐心去了解他们失败的过程。然而,这些现象都是一个时代和一群人的缩影。我们应该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而不仅仅是给所有的中国企业界都贴上“愚蠢”、“激进”的标签。04道德风险如何扭曲企业行为刘晓春(00:36:07):在评估企业的发展过程,或许我们可以视它为一个大时代的一部分,不能仅仅局限于房地产一角,也要看到其他角色,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成长无比热心。每个创业初期的企业都是自力更生,探索市场,过程困难重重,勤奋工作拿到第一桶金。但是当这些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地方政府看中其潜力,希望他们进一步发展,以提高本地GDP、增加就业和税收,就会给予企业诸如财税优惠、土地补贴等多方面的支持。坦率来说,不少大型民营企业享有的条件甚至优于国企。当你成为一个明星企业,有了良好的关系网,在遇到各种困难,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出口困难,甚至是经济冲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