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冉x刘晓春:昆曲金融回春术

张冉x刘晓春:昆曲金融回春术

2020-09-17    38'41''

主播: 墙裂坛【对话/访谈】

11 1

介绍: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对话】昆曲金融回春术90后昆曲艺术家张冉和金融老兵刘院长进行了一次跨界对谈。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当身份认同的边界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艺术界和金融界面临着相似的灵魂拷问。当传统艺术正在走向边缘,新艺术观念与传统是否有最佳结合方式?当传统金融正在失去高光,是否会被“新金融”完全取代?什么才是“传统”的立身之本?在一切以光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如何与新新人类和科技结合?面对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当下,艺术和金融的价值该如何实现?无论您在什么行业,这是我们都要做的一次深度思考。01 新新人类对昆曲的认识02 不同时代的艺术呈现:昆曲的旧时与现代受众03 “传统”是应该作为遗产原样保护,还是创新发展?04 商业化的艺术:艺术追求与市场规律互相矛盾吗?05 科技进步、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如何与时尚结合、与科技结合?● 为什呢昆曲是女人的艺术,爱情的艺术?张冉和昆曲是如何一见钟情的?● 一个90后,从事昆曲将近20年,人生的2/3都在和这个行业相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最美的年华陪伴昆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刘院长特别好奇的是,昆曲在过去曾经几乎消亡,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昆曲观众都是什么样的人群?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继续听昆曲?● 很惊奇的是,现在做昆曲的人已经是第五代了。一个90后从事一个这么历史悠久的艺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机缘巧合,或是缘分注定?她会和同龄人格格不入吗?● 为什么张冉和朋友晚上去酒吧的时候会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什么是“闺门旦”?● 昆曲居然是一门“时尚”艺术,它不古老,只是一颗被蒙上了些许灰尘的明珠,擦擦就会耀眼璀璨。为什么汤显祖的《牡丹亭》在2020年更加时尚?● 现在的年轻人缺少爱情的良药,昆曲是解药。年轻人欣赏昆曲的最高记录居然是三刷。● 不到30岁的90后的张冉,居然演了300场《牡丹亭》?但是并不厌烦,重复300次的表演艺术居然还可以持续下去,这是为什么?● 张冉是如何在四岁的时候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彼岸?张冉刚萌生做自己的昆曲工作室的想法时,为什么所有人都说她会死掉?为什么张冉想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死掉的?后来为什么又在高铁上嚎啕大哭?● 昆曲的市场化,或者把一个百年的传统市场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一个古旧的东西可以做成高端的产品?一个阳春白雪的艺术,为什么可以高端定制?经典如何创新?● 既能保持传统经典“泛黄的古书卷”的味道,又能适应新新人类的口味,怎么才能做得最漂亮?● 追求名利,追求纯粹,和追求创新可以同时并存吗?刘院长觉得梅兰芳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启示。讨好市场才能赚钱,这和纯粹的创新有冲突吗?要不要为了创新和突破改变昆曲的形式,比如改变服装,改变唱腔,改变形式?艺术上的跨界有可能吗?● 张冉曾经把昆曲和西洋乐队结合过,结果怎么样?什么是演出“解码”?什么是“导赏”?宣传会有什么神奇的效果?“四十二张票”的故事给了张冉莫大的信心。● 刘院长跨界到了金融银行创新和昆曲的相似之处。张冉对银行是怎么看的?她会用银行的创新吗?她为什么这样觉得银行是一个保护财产的地方?● 为什么刘院长觉得银行的创新和昆曲的创新很相似?为什么银行的产品创新很像“新国风”?● 张冉:年轻人喜欢二次元,昆曲做成二次元会更酷,这给刘院长在金融方面给了什么启发?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