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Jeff&Jos|在人与科技的亲密关系中,我们更需要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019.Jeff&Jos|在人与科技的亲密关系中,我们更需要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2022-01-06    87'28''

主播: 世界青年在中国

253 0

介绍:
本期我跟两位在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的朋友Jeff & Jos聊了下科技与人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在人与科技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会需要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我们在播客中提到了若干公司的名字,部分做了消音处理,原因是我们希望这些讨论是对事不对人的,只是希望讨论我们的一些商业模式的忧虑,并不针对这些公司,就算是我们提过的这些公司不去进行这些商业尝试,也许也会有其他的公司来进行。我们更加无意冒犯任何在这些公司中就职的伙伴,我们深深地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以及科技和商业可以携手为我们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环境 我们只是想从科技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的角度进行反思,并且真诚的分享,从而回答一些核心问题:当我们用了科技/互联网产品之后,我们的生活是否变好了?到底什么变得更好了,什么变得不如从前,是什么原因导致生活可能不如从前,我们是否通过科技解决了真正值得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非常欢迎持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们各抒己见,我们的看法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在科技/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也可能在你刚刚作出判断的时候,产品已经迭代或不复存在了。不如我们就让时代和用户来决定,到底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存活下去,什么样的产品会慢慢淡去 【主编想说】 「世界青年在中国」探索世界的同时探索自己。 【内容提要】 - 大家好,我们是Jeff(生物科技/产品专家) & Jos(互联网) - 我们最喜欢的app是... - 现在的互联网产品/科技产品为什么要做用户增长(user growth)和IPO,科技产品的成功只有IPO这一条路么?一个好的例子:Canva的例子 www.canva.cn,在自己可以盈利的前提下慢慢成长 - 任何产品背后都有一个belief system(支撑这个产品的“信念系统“): 「快」和「慢」都是信念 - 生活当中让我们觉得“something’s off”(直觉上感觉哪里怪怪的)的产品,对“补贴”的思考,对“安全”的想思考,对“强势裂变”的思考 - 当app过于“主动”的时候,过于无处不在的时候,你的行为(behavior)都会发生改变 - 也许我们不喜欢这些产品的原因在于这些产品”过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因为这些产品带来的过多的“压迫感” - 生物医疗中4P系统personalized, predictive,preventative和participatory,相信很多产品开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些产品往往是因为“为了你好”,最后违反了laws of nature ,反而伤害了你 - 如果社会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那么这个事情/食物就不会改变 - 好的产品应该为你打开新世界,而不是让你感觉越来越狭窄,或者是让你存在于一个回音室“echo chamber” - 产品设计的概念:按照大多数人的需求来设计,而不是按照个体的需求来设计产品 - 一个真正贴心的科技/互联网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thoughtful tech”:可以长成什么样子,真的可以实现么 - 科技产品的发展中如何能保证「多元化」的「慢生长」 - 一个科技产品/app再好,也只是你人生中的”一段旅程“,很难(也许也并不应该)出现任何app会一辈子跟着你 - 个人的「判断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无论是创造产品还是使用产品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 Thoughtful这个词意味着:科技可以主动思考,为人考虑,但事实上tech仅仅是工具,他是不可以思考的,- 「反醒」这个能力也许真的只有人才能做,科技不应该圣人,也无法胜任这个职责 - 回想没有科技影响我们的童年,那些时间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 让人能成瘾(addiction)的东西普遍都应该有一个对公众的坦诚的说明,科技也不应该例外 - 人跟科技(互联网或科技产品)是无法分开来的,越是「亲密」越需要要有「界线」 ,如果一定要设计的话,起码要做到human-centered - 最后,Jeff & Jos 给大家留的两个问题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剪辑:潘潘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关注我】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 【联系我】 微博:@潘潘是小黑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