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Alliance|“我是卢旺达挪威法国人”,关于时代产物,身份和第三文化

026.Alliance|“我是卢旺达挪威法国人”,关于时代产物,身份和第三文化

2022-04-08    50'07''

主播: 世界青年在中国

659 2

介绍:
收音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先道个歉,本期嘉宾Alliance是我清华的学妹。作为一个还在学习中文的同学,Alliance的中文还不完美,希望大家可以鼓励和包容。Alliance在10年中换了前前后后7个国家(绝对意义上的「世界青年」了),在每一次换地方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把自己的一部分经历留在这些城市,同时也把城市的一部分永远保留在自己身体里。就像一句美国谚语经常说的“you can take the girl out of the country, but you can never take the country out of the girl”. 希望在你带着好奇心听完这期的同时,你可以想到家乡,想到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以及接下来我们有可能会在的地方,这些地方都会变成我们身份中的一部分。 【内容提要】 00:56 大家好,我是Alliance,我是卢旺达出生的挪威法国人 我的爸妈是卢旺达人,我在挪威长大(Tromsø) 挪威长大的地方是个小地方,因此非常希望能学工程,尤其是电子工程Double E/电子电气工程Triple E 辗转五年,终于回来了中国继续深造/工作 【我和中国】15:42 回来中国发现最大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感觉人少了很多(尤其是外国伙伴们),另外觉得在中国能够认真研究学术同时在清华发表文章(对于Alliance这样的外国同学)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但是Alliance认为这个仍然值得非常有挑战 Alliance第一次来中国和之后来中国面临的困扰和问题 【我是谁】31:10 每天都面临着关于“身份”identity的拷问。Alliance的家在挪威,因为在挪威长大,但是高中之后在法国,法国对她的影响也非常大,很难讲清楚自己到底来自什么地方 也许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出生在一个地方,长大在一个(或若干个地方),工作会在另外一个地方。这样的人的优点在于,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吸收,但是缺点在于没有办法选定真正意义的家乡 在世界被打开,人类(因为各种原因)前夕,会有更多的人拥有culture fluency 也会因为迁徙和混合,最后形成了“第三文化中成长的孩子” the third culture kid 去的地方越多,反倒觉得自信和自由更少 去的地方很多,认识的人更多了,但是并不是深交,因为在不停换地方 【创作团队】 策划:潘潘 主播:潘潘 剪辑:潘潘 音乐:莫老师 Logo设计:来福的外甥 【主播】 潘潘 北漂深圳娃 咨询/互联网公司 莫老师 北漂美国娃 音乐/高等教育咨询 【关注我】 【NEW】汽水儿|荔枝播客|小宇宙|Apple Podcast 同步更新 更多平台敬请期待 【联系我】 微博:@潘潘是小黑 感谢收听「世界青年在中国」,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