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变老 聚散

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变老 聚散

2016-08-12    08'12''

主播: Griffinwu

194 15

介绍:
维奇今天在微信上跟我说,她的一个同事要离职了,她难过得很,“不在一起工作的话,以后大概就更少机会见面了。”我告诉她,“离别”从来都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之一。两年前,我在一家青年公馆实习,里面全是年轻人。公馆位于广州大学城内,地段其实并不好,但是整个公馆里有中餐厅、咖啡馆和酒吧,活脱脱是年轻人乌托邦一般的存在。那个时候,我觉得撑起这个公馆的年轻人们都很厉害,我由衷地敬佩他们的成就。因为有酒吧,公馆内常常会出现一些乐队;乐队的成员里有大学生、用生命玩音乐的音乐人,包括在豆瓣小有名气的独立歌手。看着这些人,我觉得梦想是鲜活的,这是一种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力量。尽管朋克乐队的歌词永远充满了对现实世界的哀伤和绝望(从这点意义上来讲,他们才是真正的小清新;那些唱着你爱他他爱他他爱她她爱她的伪清新们,最终实质上还不都是回归到“上床”?),但是那个时候的他们,还有音乐这根救命稻草。尽管我不是音乐人,如果硬要说是文艺青年也只是不合格的伪文青;但是与他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我真的觉得很开心;这是第一次,感觉自己从教育体制的枷锁里得到解放。尽管前途看起来很渺茫,生活却充满希望。而我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一辈子跟这些永远年轻的年轻人们在一起。苏珊大妈的《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之所以撼动人心,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度过了一生,所以我得说,狗血的八点档也并不完全脱离现实;正如《战马》中男主角爸爸所说的一句台词:“我曾相信在这世上,每个人所遭受的苦难都是平等的;但从我身上来看,这句话显然是错误的。”我举这一些例子,你大概可以猜到我想说什么了——没错,青年公馆后来倒闭了;希望可以当饭吃,但是希望不能当钱使。在我实习期快结束的时候,公馆先是关闭了中餐厅,继而关闭了咖啡馆,剩下的酒吧撑了一年多,最终也因营业额抵不过租金,宣告正式倒闭。而我们这群人,注定只能各自分别,开始自己的新人生。我当初离开他们时,觉得几乎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往后的一切。这些人是我“理想主义”的启迪,但是这个理想主义以失败告终,而我们也只能离开“乌托邦”。如今过去三年,回头再看他们依旧还是会觉得可惜,也依旧想念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但生活仍在继续,其实谁也没有停下过脚步。前几天,我在QQ上遇到青年公馆当时的负责人。这个叫陈狗狗的女生,算是我在职场上第一个敬佩的人。她现在依然留在广州,在运营一个小小的广告工作室,偶尔会和以前一些公馆的老员工见面。从她口中,我也得知一些其他人的近况:年轻的朋克乐手,跳槽了几次如今在一家游戏公司上班;原来公馆的创办人之一,如今在东莞开了一间苹果店。狗狗跟我说,不要聊这个了,有时候静下来想想还会流眼泪呢。我也就随便找了个话题,将想说的那句“大家不该是这样的啊”压在了心底。杜鲁门•卡波特在他的短篇小说《灾星》里写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爱人,生活应该为了他停止才对;如果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世界也应该停止才对。但事情却从来都不是这样,世界也从来都不是这样。”总有一天,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会明白,“离别”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逝去的亲人、不再联络的朋友、分开的恋人,这些人组成了我们的过往,也组成了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