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上行走,就会有情仇恩怨,难免纷争。
计较,因为就是太明白。太明白,当然就会一丝一厘都放不过。
放不过,就深执。
然后,生活的点点滴滴,纷争不息。不是得失结情仇,就是名利焚心劫。
相见,相欠。在一次又一次的计量里失衡沦陷。
相欠,心难安。若不欠,又没有得到亦难平心。
得不到,心难安。得到,也恐失去亦难安。
欠与不欠,都是人生一大堆债。得与不得,都是人生一大劫。
贰
欠一份情,欠一债务,欠一段恩。欠,就是难全了的心。
因相欠成残破不堪的心,不是不敢飞檐走壁越山过海,怕的是来不及行走,负罪的心已近荒尽。
心,总会有遣责。可怕的,不是脚镣有多么的沉重,而是一颗还不了的债,让人心里释不下的枷锁,愈来愈重。
情难了,爱难了,恩重难了。欠,始终是难了。
了不了的情,了不了的爱,了不了的恩。都是伤了人的债。
有些欠,一辈子难还了。能了的欠,都不是债。
了不了,算不清,都是难以用数据来计量。
不见,就不欠。
只是,江湖的路,总是那么拥挤,擦肩而过的人,不成相欠,不必计过。恐怕,一个转身,不经意间的相见就成一辈子的相欠。
人海茫茫中,注定相见,就有相欠。
叁
说什么——斩断尘世烦恼三千青丝,扼断红尘情仇万恶曼舞;如若真能做到,也只除非不相欠。
那也只有是真正的隐者能做到:不见就不欠。
纵观人世间有多少人,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表面上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独辟一处静地或隐姓埋名或修心闭关。实际上,身能隐退,心却难以隐逸。
即便身能隐退,当真就能做成隐者了吗?
这个人世间,恐怕也只有毫无思想不存情感的固物能做到这样的吧?
人,若行走。就难成为真正的隐者。
总会见,也会欠。关键在于,心上所欠有多重?
倘若不能还,就不仅仅是纯粹的欠。而是心的负疚,心的负罪。
肆
假如,不再追求隐居于山林河泊之中,而因现实生活的需要居于繁华的大都市;就不再把自己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随意为之,自然而为。也只是,能隐性难隐心,也不算真隐者。
或许,也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罢了。
只要,不是追求名利、地位的一切行为,性情不再那么躁狂而已了。
如若,真正能够做到了玉隐无尘,就是真正的隐者了吗?
玉无完玉,瑕不掩瑜。 唯不见光,也才能真隐,人生在世,谁愿苟同?
相见,相欠。
伍
国人讲究“四维八德”。
其中“礼、义、廉、耻”组成“四维”;而“八德”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因其有八字,固称做“八德”。
简单来说,因为尚未做到,都是内欠。也因内欠,成为外欠。
人行于世,当如:不求外物,反求诸己。只是更多时候,却反求外物,不求诸己。最可怕的是相反过来仍浑然不觉,不知所以然。
因此,所有的欠, 都是做得不够好。
不必自诩多么的好,那是自欺。 不必张榜多高尚,其实总有隐藏着亏欠。
无愧于欠,欠就干净明了。这样的欠不会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累赘。
人生,总有亏欠。躲不过的债,所以,才注定了用一生来修行啊。
不欠太多的人更注重于把人生的债,理得明白,看得透彻。
恐慌着还不起,变成一生的恨自己。
陆
不见,不欠。
这里说的见。有着两重意思,一种人与人的注定相见。
而另一种则是心与身的相应,达到一致平衡相见。
前者,因有相见有相欠,于外。
后者,因相见心安不欠,于内。
我想说的是,尽管人生相欠,内心深处不亏欠。所有的欠,若都能遵循着“仁、义”的核心价值观,多大的欠都不泛滥于情理之外,就不因欠成灾难,就不会因欠成良心也泯灭。
柒
江湖有腥风血雨争斗,必然存在刀光剑影嘶杀。
共走的人,不需要太多。入心的人,有些相欠,也是相互相帮的共予。
不谈相欠,因为命中注定一辈子用心的相还。
刀枪不入的心,也正因为对方能相互给予永不掉卸的盔甲作为护盾。
多少相欠,成为一辈子的转身离去。
多少相欠,成为一生中的偿还责任。
还有,多相见,把心身共融,一生隽逸。
读懂,“欠”字。就“不欠”。
捌
最快意的人生就是:若是相欠,尽心相还。
见,不成欠。欠,不成仇。
恩情有欠。难还得了,用心去抚平,用爱修存。
心身平衡,不欠。若欠就难还,不必为自己遗留最大的债。
奉供上丰盈的心,滋养好自己的世界,就不会是心债丛杂,当然就不会荒蛮贫瘠。
行走江湖,只谈酒肉,势必买不了的单,赊欠不了的债。
不谈酒肉,谈一席慰以尘风的心话,不再有杯盘狼藉后的醉话。那样,就是一直共欠漫步人生路的续约。
见,不欠。只有,彼此间崇高的往来。也唯有这样,都是江湖的隐者,最是可遇不可求。
纵有相欠,也安然自愿。
玖
见,不欠。
可以放过天地,是一种胆识。
可以放过自己与别人,是一种豁达。
相见种种,不去计量太多仇怨情深。若,心身相见,世界就平衡,生活不颠倒了人的重心。
际遇后去留送往,不亏欠不负心于谁人。那怎么会有焦躁不安的自遣呢?
见,不欠,自相安;见,不欠,一身轻。
拾
不见,不欠,就不用苟且偷生。
不见,不欠,就不必仰仗谁人。
不见,不欠,就不会缩居在谁的世界里委曲求全,诚恐诚惶还以一生的负过。
(背景音乐 朱妍《谁也不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