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类和乙类,到底有什么区别?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主要判断依据是传染病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新增、移除法定传染病,或者调整传染病所属分类。新冠出现之前,法定传染病一共有39种。其中甲类有2种,分别是鼠疫和霍乱,这是因为它们都曾在人类历史上引发过多次大流行,在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感染鼠疫和霍乱可能症状严重、病死率高;乙类26种,我们较为熟悉的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等等都属于这类,危害程度较甲类相对较低;丙类11种。2020年1月,新冠被纳入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但是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乙类甲管”。上报速度不同甲类2小时内乙类24小时内因此,医疗卫生机构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病例,城镇地区需要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隔离要求不同甲类强制隔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39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和病原携带者,隔离治疗。(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乙类没有强制性医疗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但不具有强制性入境要求不同甲类检疫隔离甲类传染病一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由涉疫地区入境国内的人员和货物,必须在最先到达的国境口岸指定地点接收检疫,染疫人员强制隔离、疑似病例按潜伏期留验。乙类仅做监测非特殊情况下一般不做检疫,仅做日常监测。正是因为之前新冠“乙类甲管”的特性,不少人经历过强制隔离、迅速封控的不愉快体验,疫情期间出入境也更为麻烦。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clKrTBlshvIFlXkbAcc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