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攻读001 | 豆瓣一星运动的时代,批评的意义在哪里?

以读攻读001 | 豆瓣一星运动的时代,批评的意义在哪里?

2023-11-30    99'12''

主播: 深焦DeepFocus Radio

519 3

介绍:
欢迎来到深焦制作的全新播客节目“以读攻读”,这是一档以书为核心的节目。在这档节目之中,我们依然延续着深焦的传统,抱着严肃的态度深入了到作品的核心之中,尽量往深处挖掘,给大家带来一些具有思想性和启迪性的观点。可直接搜索“以读攻读”订阅。 本期播客是我们的第一期节目,所以我们想来聊一聊一个能为我们这档节目定下基调的话题: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这件事古以有之,我们欣赏一部艺术作品,发出自己的评价,然后也阅读他人的评价,交流观点。很多时候这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特别是像今天这样一个人人批评家的时代。如今各式各样不同的批评充斥在我们的舆论环境中,在豆瓣,在微博,甚至在朋友圈里说上两句广义上来说都算是批评,但我们真的有好好仔细地想过批评这件事本身么?我们为何有权利批评一件作品,批评的范围到底应该有多大,存不存在一个永恒的判断的标准。那么今天这期播客我们就来聊一聊批评这件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似乎没有怎么认真去思考过的事情。芮塔·菲尔斯基 《批判的限度》嘉宾:但汉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导。著有评论随笔集《以读攻读》,译有托马斯·品钦、桑顿·怀尔德、朱利安·巴恩斯等人的作品多部。微博@洛之秋 顾悦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诗人,音乐人微博@顾悦老师 黄哲成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豆瓣 @hzcneo 时间轴:00:04:47 芮塔·菲尔斯基与《批判的限度》的介绍。00:08:25 在《批判的限度》中,菲尔斯基是如何对批判的方法论进行划分的?菲尔斯基将批判还原为“怀疑阐释学”,分为“朝下挖”和“向后站”00:25:30 批评的权力来自于何处,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有理由评价一部作品?00:39:45 当我们进行批判时,批评者到底在做什么?批评者很多时候是在扮演“探长”,寻找符合自己观点的细节,并导出结论。00:52:45 批评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是只局限于文本,还是要看文本之外的东西?00:59:41 从文学到社会学: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优势与使命感。01:03:30 批评存不存在一个永恒的视角?为什么在有了新的理论之后,对一部作品的评价会完全地改变?批判的方式和视角是会随着时代而改变的,但是真正优秀的作品却能够超越时代。01:25:20 存不存在一种不爹味的批判方式?我们要以什么态度看待今天的批评生态。01:29:29 "爹位"与"权力"的关系的相互转换。《英文系主任》(剧照) 涉及作品书籍芮塔·菲尔斯基 《批判的限度》《现代性的性别》《文学之用》《超越女性主义美学》但汉松 《以读攻读》《跨越“归零地”》罗兰·巴特 《神话学》马修·阿诺德 《当下批评的功能》梅尔维尔 《白鲸》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凯特·肖邦 《觉醒》S·M·吉尔伯特 《阁楼上的疯女人》哈罗德·布鲁姆 《西方正典》浩然 《金光大道》金敬迈 《欧阳海之歌》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视《辛德勒的名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英文系主任》 (剧集,2021)《流浪地球2》 (郭帆,2023)《满江红》 (张艺谋,2023)《隐入尘烟》 (李睿珺,2022)《漫长的季节》 (剧集,2023)《奥本海默》 (克里斯托弗·诺兰,2023)《文科恋曲》剧照本期使用音乐开场:Brilliant Mistake - Elvis Costello中插:Primavera - Ludovico Einaudi结尾:3 Old Viennese Dances II. Liebesleid - 马友友制作团队监制:Peter Cat统筹:黄哲成策划:黄哲成剪辑:黄哲成编辑:黄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