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分行—王思远《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安阳分行—王思远《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021-05-11    06'55''

主播: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

258 1

介绍: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学党史,守初心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游击战是红军作战的“魂” 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之路。 在人数、装备和后勤上不占优势的红军部队,为何在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胜了四次呢? 五次反围剿中,红军还是那支红军,只不过前三次反围剿作战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在教员手中,主张的是打游击战,遵循的是游击战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指挥权旁落,而中央红军在外朱德和***的带领下,依照教员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在红三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失利的情况下重击***三个师。 而1934年,也就是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时,党的最高领导人是博古。在“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他选择听信外籍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犯了“军事冒险主义”,与***军队打阵地战。 如果第五次反围剿没有换帅,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第五次反围剿的兵力对比。 ***在第五次对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围剿战役中共投入了60个师和28个独立旅,共计50多万,而此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仅有10万人。 在兵力上红军不占优势。 在士气上,苏区革命根据地由于地域有限,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人力、物力、财力已经接近枯竭了,加之多年执行“左”的错误路线,导致群众基础受到影响,很难再支撑起大规模的反围剿战争。 但是这一定就意味着无论仗怎么打都会失败吗? 这可不一定。 我们不妨看看之前的几次反围剿是怎么打的。 1930年10月,***纠集10万兵力,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教员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5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2月,***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红军3万人在教员的指挥下,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1931年7月,***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部队奋战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此后***逐步加码,第3次第4次交锋的时候,***的兵力几乎都超过红军的9倍,结果还是没有剿灭红军,反而是红军越剿越多。 《孙子兵法》讲: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孙子的意思是要迷惑敌人,迫使敌人不知道我们的实力,让他们疲于防备,从而露出破绽,再逐个击破。 红军的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可谓深得孙子兵法精髓。 红军所讲的退并不是单纯退却逃跑,而是灵活的运动,带着敌人遛弯,溜着他晕头转向,不知东南西北,这就是孙子所说的“无所与战之地不可知”。 一旦敌人不知道将在什么地方与红军交战,不得不四处寻找,四处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派出去寻找的部队越多,兵力当然也就越分散。 红军所说的打也不是四面开花、全面打击,而是选择被拖得精疲力竭的某一路予以重点打击。 在具体发生战斗的时候,双方的兵力便是我方多,对方少,也就实现了“吾与所战者寡矣”。 第5次反围剿的时候,红军10万,***军50万,差距并不比前几次大,这失败的原因还真不能怪兵力少、装备差、后勤弱上面。 还是战略战术出了大问题。 执掌红军指挥大权的博古,一味听从外国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 李德是个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在苏联上过初级军事院校,学的都是正规战理论。 他给博古支的招,那就是要打阵地战,堡垒对阵地寸土必争。 当时***身边碰巧也有个德国高级顾问,冯赛克特将军,曾经担任过德国***长,这位冯将军给***献的策略也是铁桶战术,步步为营,把红军包围起来,让红军无路可逃,最终被消耗殆尽。 战争中最忌讳的就是打对等之战,也最忌讳打透明之仗。 本身弱小,就不能按照对方的模式打。 时间、地点、兵力一览无余,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必败。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边曾经分析过: 第5次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红军主力无疑的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 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参与围剿红军的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军回撤,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进攻的行动。 这一思路,很有可能打破敌人的铁桶战术,迫使其分兵,然后再各个击破。 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用这种战略战术亲自指挥第5次反围剿,红军应当不至于惨败,也不至于被迫长征,反而很有可能将根据地扩大到苏浙皖赣地区去。 这就是把敌我强弱虚实转化的关键秘诀展现出来了。 原来兵力众多,红军主力转移,兵锋直指敌人腹地,迫使敌人回撤,强大的敌人在局部反而变得寡少虚弱了。 巧妙的将敌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使其不得不时时防备,处处防备,以至于兵力分散,力量虚弱,这就是游击战的魅力。 游击战军事思想为全球弱国迎战强敌、弱小武装挑战强大军事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 现在仍旧有九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毛派游击队,仅在印度就有一支几百万人口根据地的毛派游击队。 尼克松访华时曾说:主席之思想,改变了一个民族,影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