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路支行 袁林——《翻越夹金山》

东明路支行 袁林——《翻越夹金山》

2021-05-18    09'04''

主播: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

140 0

介绍: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学党史,守初心 翻越夹金山 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中,最艰苦的岁月就是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之后的日子。从1935年7月到1935年8月,这短短的一月多的时间里,红军部队先后几次经过这里,翻过了十几座雪山,走过了遍地沼泽、荒无人烟的大草地,也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泪下的故事。 在参加了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心中,雪山好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常这个“敌人”不用枪,也不用炮,光靠着刺骨的寒风、鸡蛋大小的冰雹(báo)和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埋葬了我们多少可爱的战士。 飞夺泸定桥,进入四川境内后,***召开了会议。 此时,红军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向东进军,抵达茂县、松潘地区,但***已在这条路上布下了重兵,走这条路有极大的危险。 二是向西,沿一条山路到达四川西北的丹巴、阿坝地区。但这条路上少数民族众多,而且由于国名党的压迫,多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仇恨汉族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行军带来许多不便,也不利于保持民族团结。 经过反复研究,第三条路——翻越夹金山成了选择。为了尽快甩开追在身后的敌人,胜利北上开辟新的根据地,中央红军决定,选择雪山草地一线敌人较少的地区,以达到快速行军的目的。 1935年6月初,红军来到了硗碛(qiāoqì)藏乡,也就是此行必经的第一座、也是的一座雪山——夹金山脚下,准备翻越这座海拔四千九百多米的大雪山。 硗碛是夹金山下一个村镇,这里人烟稀少,森林密布,还是一派原始的风景。居住在这里的藏民就像居住在世外桃源。红军就是要从这里翻越雪山,到小金县达维镇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而翻越夹金山是必经之路。 由于时值盛夏,战士们身上都穿着单衣,这座常年冰封的雪山就成了十分艰难的路程。无数的战士被埋葬在这里,使这里成了一座最壮烈的天然“红军坟”。 “夹金”是藏语的音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弯曲的道路。这是说这座山又高又陡,很难翻越。当地的居民叫这座山“仙姑山”,他们认为只有仙姑才能飞过去。 是的,这座山到处是耸立的岩壁,山峰十分陡峭。山上常年积雪,根本没有什么路。下了雪,刮了风,就结成又厚又滑的冰层,翻越时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6月11日,刚刚抵达的红军战士举目四望,只见刺眼的白光笼罩着整座大山,那漫山的白让人有些晕眩,就像整座山都是用雪堆成的一样,看上去既神秘又虚幻。 明明是六月天,这里好像没有得到消息似的,依然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半山腰围着一层层厚厚的云雾,突然刮起的风吹落一片片的白雪,打在脸上,令人浑身发抖。迅速降低的温度更让人有些胆寒。 当时正值盛夏,中央红军来到夹金山下,准备翻越雪山北上和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军战士们身着单衣,脚穿草鞋,要翻雪山,困难极大。当地群众摇着头对红军说:“雪山是过不得的。大雪山,只见人上去,不见人下来。”   但是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困难再大也必须克服。6月12日拂晓,英勇的先遣队红军战士喝了一些烈酒、姜汤、辣椒汤,沿着崎岖狭窄的泥路爬山了。他们用镐刨开雪路,为后续部队留下前进的路线。 6月13日,在硗碛乡附近,中央红军召开了翻越夹金山动员大会。仔细传达了爬雪山注意事项,有一位藏族青年和一个在当地居住的汉族青年,对红军十分钦佩,自告奋勇要给红军当向导,于是,6月12日九点,红军在山脚下集合,战士们扔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束紧腰带,带上干海椒当御寒品,开始向夹金山前进。越往上走,积雪越深,气压越低,呼吸越困难。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谁一旦躺下就会永远起不来。红军战士们相互搀扶着前进,不让一名战友倒下。山上狂风四起,雪花随风扑面而来。他们的草鞋渐渐地裹满了冰雪,脚冻得失去了知觉。许多人得了雪盲症,只好让人拉着下山。 1935年6月12日至18日,中央红军全部翻越夹金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此后的10月27日,红四方面军 红八十八师再次翻越夹金山,南下西康。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又从宝兴翻越夹金山,经达维、懋功、丹巴向西转移去康北。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力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雪山行军,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行军之一。红军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白雪皑皑,山高谷深,气候变幻无常。在阿坝地区,红军先后数次征服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8座,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红军指战员并没有被狂风暴雪所吓倒,他们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闯过了这座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