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文化

2020-01-13    05'24''

主播: 一盒子阿凡

171 2

介绍:
1.分期 2.研究成果 ①对新发现的文化或类型进行分期和划分区系 a.黄河流域新发现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与原仰韶文化的后岗类型,新发现的大河村文化及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有着承袭关系,解决了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后岗类型及大河村文化的起源问题。 b.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的,桂花树三期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薛家岗文化,良渚文化等,均为建国后发现或重新命名。 c.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了盛行于商周时代,延续到战国汉初,从而"几何印纹陶文化"名称被摒弃不用。 d.华南地区,在广东省封开县黄岩洞,阳春独石仔,广西柳州白莲洞(第二期文化)等遗址都发现了前陶新石器文化(或"无陶新石器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