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有关PPP问题时,肖部长指出:
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也就是英文缩写的“PPP”的问题,现在确实很热。对于有媒体报道的有关PPP项目落地率低的问题,这里我想做一些简要的说明。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PPP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客观上,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我们国家PPP项目的落地周期已经开始缩短,落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从财政部示范项目落地的情况看,第一批示范项目的平均落地周期大约是15个月,也就是一年零一个季度。第三批示范项目的平均落地周期已经减少到11个月,也就是说,第三批和第一批相比,落地的周期已经缩短了4个月。
其次,我们也要看到,PPP项目普遍资金规模比较大,涉及领域也比较广,同时专业性也很强,如果前期准备、论证不充分,会给项目后续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有关PPP项目的信息发布后,社会资本也要有一个适应期和响应期,这些都需要时间。中国有一句老话,在座的记者朋友们可能都耳熟能详,叫做欲速则不达。PPP项目只有前期的准备充分了,后期的实施才能更加顺利。
在关注PPP项目落地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项目的规范实施和风险防范。
在这里,我想给记者朋友们再通报一组数据,截至去年底,已经签约落地了135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项目落地率已经超过30%,与年初相比,无论是项目落地的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增长了4倍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项目融资的环境,加大业务支持和项目推介的力度,推动PPP项目更加规范运作。谢谢。
在回答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记者有关政府债务问题时,肖部长指出:
作为意大利太阳报的记者,都关心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我想这个问题一定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财政部一直在密切关注。借此机会,我想首先说明一点,当前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因为我国政府的负债率并不高。去年末,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约为27.33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去年GDP初步核算数计算,负债率约为36.7%。根据我们的预测,预计到今年底,负债率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如果与国际水平相比,应当说中国政府还有一定的举债空间。
刚才这位记者提到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我认为,风险也是总体可控的。当然,我也不想回避,近年来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个别地区的偿债能力还有所减弱。为了防范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建立了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分类处置指南等一系列制度。为了制止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行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持“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的做法,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
所谓“开前门”,就是要合理安排地方新增的债务规模。在今年提请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预算草案中,拟安排继续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同时也要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以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
所谓“堵后门”,就是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的查处和问责力度。
我相信,采取“开前门”和“堵后门”并行、保障和规范并举等措施,一定能够合理控制住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量,切实把债务风险关进笼子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