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 不知道想做什么事情,怎么办?

苗苗 : 不知道想做什么事情,怎么办?

2017-02-15    13'16''

主播: 张苗MI

632 0

介绍:
作者:Lachel,互联网经理人,心理学、管理达人,知乎22万赞答主,LinkedIn/插坐学院特约作者。公众号:L先生的猫(lxianshengmiao) 。 主播 : 苗苗,90后,某集团企业活动策划主管,热爱朗读,热心公益。行动派小社群总策划人(油菜花开ID:xingdongpaixsq) 去年年底,有同事跟我说:有个部门新招的男生,刚进来的时候很积极,做的东西也不错。但最近几个月,感觉越来越没劲头了,每天无精打采的,下班了总是第一个走,工作也明显没以前用心了。 我于是单独找他聊天,问他,怎么了? 他也蛮诚实,告诉我:一开始进来的时候很有激情,但是公司转型之后,不太喜欢现在的路线,感觉做的事情都没什么价值,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所以提不起精神。 我问:那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不妨说说看,我可以协调转岗。 他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还在想。 我又问:那你有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去改变这种现状? 他有点茫然:没有,我还在想。 ▼ 其实,这是很多人非常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 我在公众号和知乎上面,收到最多的私信,就是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想从事什么行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怎么办? 我很理解这种急切、焦虑和无助,因为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 大四求职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跟着室友跑各种宣讲会、招聘会,哪个公司投简历的人多,我就跟着投。也跑了不少面试,最终拿到了不少offer。 这其中有三个很不错。一个是地产公司的策划,包吃包住,月薪很高;一个是深圳某科技公司的营销岗,很多人羡慕;一个是烟草公司,不用说了。 但最终我一个都没有去,全部推掉了。 也亏得有这段经历,我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 我们的教育与社会太过脱节。读书时,绝大多数大学都不鼓励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以至于到了大三、大四,许多人根本都没有做好求职的准备;工作后,更是被繁忙的生活压得团团转,仅有的时间,也用来消遣和放松,无暇去思考这些问题。 很多人就这样做着一份根本不喜欢的工作,做了三年、五年、十年。 去年年底母校校庆,校友群里又热闹了起来,聊着聊着,大家吐槽起了自己的工作,纷纷抱怨:工作累,加班多,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价值,迷茫,浑浑噩噩,诸如此类。 每个人聊起别人的工作都是羡慕不已,但被羡慕的人自己却也一肚子苦水。 这样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曾经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 很多人会有这么两个误区: 1. 既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索性就不去考虑。 目前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薪水还不错,前景似乎也可以,就这样做下去吧。 他们会这样说服自己:人生本来就不存在什么规划,谁能知道三年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呢?走一步算一步吧。 2. 反正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那就敷衍了事。 像前面例子的那位男生一样,无论做什么都不上心。如果做不好,就用「这不是我喜欢的事情,我没有必要花心思去做」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 但你如果问他们「什么才是你想做的?」他们又说不出来。 这两种心态,长远来看,都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情形下,工作变成了一种维生的方式,而不是有价值的事业。久而久之,你会慢慢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开始感到懈怠、疲倦,进入平台期。每天上班了总盼着下班,下班之后则是休息、消遣、娱乐,再也不想管工作的事。 这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我们说「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其实很多都源于这种情况。 ▼ 那么,如果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总会觉得,这世界上一定存在着某件事情,是最适合自己的,我只有找到它,才能把工作做好。我现在做得不好,只是因为没有找到最适合的那件事而已。 其实并不是这样。 如同恋爱一样,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契合的、如同柏拉图所说的「灵魂的另一半」吗?——很遗憾,并没有这回事。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找到一个令自己动心的人,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种种不足、抵牾和摩擦,再慢慢为了对方而改变、调整、适应,磨去彼此相对的棱角,最终达到「契合」。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来不存在任何一步到位的情况。 工作也是一样的。 并没有一项工作天生就摆在那里,等着你去占领。你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之中,经历一步步的成长,慢慢提升你的能力和层次,调适自己的期望和价值观,最终将价值观、能力和职业三者统一起来,达到自我实现。 每个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都要经历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你发现想象和现实的差别如此之大,令你无所适从,陷入失落、彷徨和探索之中;第二次,是你终于摸清楚社会的规则,想明白如何融入社会,利用社会的运转规则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可惜的是,许多人都停滞在第一次转变之后,裹足不前。 要知道,「没有想做的事情」是非常正常的,每个人都一样。但如果你光是空想,不去行动,永远也不会有一件「想做的事情」从天上掉下来。 你需要的,是行动。 具体来说,可以参考这三步: ➤ 1. 尝试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不妨想一想,你从小到大,有没有哪件事,是做得特别棒,经常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的? 我们总是说:喜欢一件事情,才能把它做好;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对一件事情做得好,学得快,我们才会喜欢上它。 道理非常简单。在一件事情上,你很容易取得进步和成就,就会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反过来,这份成就感和愉悦感又会与这件事情绑定,让你更愿意去做。这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叫做「吊桥效应」:如果你和恋人一起走过一座吊桥,由于恐惧,你会产生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表现,这些表现又会诱使大脑将其和此时此刻的场景——亦即是「你和恋人」进行绑定,从而产生错误的归因,让你们的关系更加紧密。 所以,无论任何事情,无论你有多喜欢,「做」的本身是不会让你产生快乐的,让你产生快乐的,是做完这件事情之后的成就感。 我喜欢写作,但我自己清楚地知道,赶稿子的时候、写不出东西的时候,有多么焦虑和痛苦——真正从写作中得到快乐的是什么呢?是写下一个满意句子的时候,是冥思苦想终于解决一个棘手问题的时候,是一气呵成写完一篇文章的时候。 同样,工作本身是不会让你产生快乐的,无论多么有趣、多么轻松的工作都不行,能够让你产生快乐的,是「这件工作做得很好」这件事。 所以,改变「我不想努力,因为我没有想做的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从中建立起信心、成就感和正向循环的动力。 ➤ 2. 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一个人的圈子、视野,能够接触到的平台,都是有限的。 如果困在这个圈子里,你很快就会触达天花板。你会慢慢发现,随着你的能力提高,你接触到的事情都开始变得简单,你接触到的人,层次都有点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了。 你仍然做着擅长的事情,但却慢慢感到,你不满足于目前的现状。 即使你依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这个时候,你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接触更多的人。 一方面,你可以了解到,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每个环节是如何跟其他环节衔接,在这些环节之中,你的能力可以用在哪里,可以如何发挥你自己的价值。 你可以了解各个行业的状况,找到比现在更契合自身价值的位置。 另一方面,这可以打响你的个人品牌,让你接触到更多的机会。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中,许多机会和资源,都是只向熟人和朋友开放的。你的社会路径延伸得越远,接触到的触点越多,通过这些触点,去撬动和利用资源的机会也就越多。 ➤ 3.不断试错 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世界正在被一点一点打开,许多以前全然不曾了解过的社会规则和形态,逐渐展现在你的面前。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尝试,找到那个让自己觉得「最合适」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更新对自己的认识:你会更清楚地了解,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向往什么。 这些,都是为你最终找到最合适的团队和使命,所打下的坚实铺垫。 这件事情要趁早去做。大学就开始,那最好;毕业三五年,也完全没问题。30岁以上,也许,你去试错的成本就会慢慢提升,就要三思而行了。 一个合格的老板,不会拒绝一个有过多段工作经验的人——只要他能够说清楚,为什么离开,理由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提升了什么,来这里的原因是什么。 但要注意的是,每走一步,你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于「自己想做什么」的认知,都必须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 这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愿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突破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