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逢年过节的时候啊,大伙啊,按照中国人的老理啊,都要走个亲戚、串个门什么的,而一家人呢,联络联络感情,一块乐呵乐呵,可是这串门你不能瞎串,各地方都有各地方规矩,比较常见的是呢,大年初一,得在自己家里团聚啊,比方说你叔叔带着你婶子呀、你大爷带着你大娘啊、你哥哥带着你嫂子吧,一块儿回到这个大家子里来团聚,到初二呢,很多地方回门子就到女方那边,比方说这个你哥哥去他老丈人那了,你叔叔呢,到你婶子他爸家去了,就到女方那边,到初三以后呢,轮到其他亲戚啊、姑姨叔伯之类的,而且通常啊,都是先紧着父亲这边,就拜完了,再到母亲那边去拜年去,谁要不按这顺序来呢?就被人挑理,说你这人不懂事,这就让很多年轻人不理解的说,同样是亲戚,为啥还要分这么细呢?其实亲戚这个词,是个组合词,它分成亲和戚两部分,亲指的呢,是你爸爸这一只,叔、伯、姑、侄,这些,戚呢,是指你妈妈这一只,舅姨一外甥、外甥女这些,父亲这边呢,叫内亲,母亲那边呢,叫外戚,也许有的朋友啊,不了解这些,尤其八零后、九零后年轻人呢,可是多数的人却会有这种潜意识,就是情感上啊,好像这个亲,跟自己关系更近,戚就相对差一点,为啥呢?很简单,亲基本上跟你是一个姓的,这算一种半洗脑的情况。
所以串门儿呢,一般先呢,去亲家里,再去戚家里,说这一点中国古代是不是这样呢?正好相反,在中国古代多数家庭里边,戚,在一个人的心理地位上,要远远超过,亲,你看民间有句话叫娘亲舅大的,他可没听说,爹亲叔大的。
那么说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古代气要大于亲,这里有几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