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义灭亲?咱们应该都知道,就是为了天下道义、法律、公理,帮助公正的一方,去消灭自己至亲的人,那关于大义灭亲呢,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两难选择、很纠结的话题,不仅仅是今天的法律,你比方说有个成语,叫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就跟大义灭亲有关系,说这叶公呢,是个能人,他本了身呢,姓芈,就《芈月传》里头芈月那这是当时楚国的国姓,他是姓芈。沈隐氏,叫诸梁,字子高,因为他的封地在叶邑,就是现在河南叶县城南那一块,所以呢,自称叶公,从此呢,子孙也都改姓叶了,这就是叶这个姓的由来,他是春秋末期呀,楚国著名的军事、政治家,最高担任过楚国的宰相,那叶公这么一个能人呢,孔子就很向往,周游列国,到了楚国呢,他特意到叶邑来拜见叶公,希望呢呃能跟他联系联系,得到重用,因为孔子周游列国呀,其实就是想当官,所以《论语》里有句话嘛,叫子三日无君,则惶惶如也,出疆必载质,就孔夫子要是三天左右没有乃国君主赏识他,则惶惶如也,那就担心得不行了,出疆必载质,就离开国门或离开家门,一定带上给国君的礼物,你看,这孔子也是个官迷,所以他拜访叶公呢,是希望叶公能重用他,结果俩人一聊呢,叶公是法学家,孔子是儒学家,俩人三观不一样,没聊几句你就争论起来了,争论什么事儿呢?叶公说了个故事,说我们这,有这么爷俩儿这当爹的呢,偷了一只羊,被他儿子给举报了,这真是大义灭亲,这是义举。
孔子一听不乐意了,说:咱们两个人对这个意义的理解不一样,在我们这儿,父亲偷了羊,作为儿子呢,应该是帮忙隐瞒才对,那是你爹呀,你哪能做危害你爹的事呢?这就叫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亲戚相隐,这才是义举,叶公一听不乐意了,说:你这包庇罪犯怎么能叫义举?这话不投机半句,得,你哪来哪回去,我不留你,你看送客了,这孔子肯定不高兴啊,他这徒弟也不高兴,说:咱们老师这么一大圣人,你怎么说撵就撵呢?就对着叶公恨上了。那个时候叶公呢,正兴修水利,他喜欢把自己的水利工程啊,比作龙,确实是,那个穿的,带的呀、用的呀,这叶公这些身边这个这些东西,都画着龙,所以呢,孔夫子的徒弟,就编了一个叶公好龙这么故事,来糟蹋他。
所以就是因为在大义灭亲这个事儿上,叶公和孔子政见不一致,所以才有了叶公好龙的典故。
所以你看呢,关于大义灭亲在春秋时代就有争议,就很纠结,事实上这个争议呀,一直没有停息,到底该不该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应该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存在,这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是一部纠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