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介(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介(3)

2023-01-04    08'43''

主播: 寻常百姓

105 2

介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介(3) 世界名人对作品的鉴赏 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也曾断言,海伦的《我生活的故事》是1903年文学上最重大的贡献之一。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者对于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海伦和作为一个出色作家的海伦都可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篇好的散文,必定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引人入胜的,想象是那样丰富,文笔是那样流畅;但它所以能深深地打动读者,还在于它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在于它所给予读者的敞开心扉的亲切感。在这篇用第一人称写的、富于激情的作品里,作者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正由于文章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使读者感受到了更高的真实--情感的真实。 在文章中,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来和自己作比,整篇文章都是用对比的手法来写的。作者在对比中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缺乏这种态度,虽然视听健全,却有可能什么都看不见;具备了这一生活态度,人们将会发现面前敞开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这样的道理,人们也许不止一次听到过,在作者那里等同全部生命的三天,对于健全的每个人更是平平常常。 遭遇到作者这样严重生理缺陷的人是少有的。但是对于作者,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作者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爱恋。作者在她虚构的“三天”里所集中表现的,乃是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它赞美了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的大自然,称颂了人类往昔的历程与现代的文明、灿烂的文化和沸腾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对自然、对历史的刻画与她的精神世界的深度是不可分的。作家在阐释自然、历史时也阐释了自己的心灵。在海伦对自然、历史、人的礼赞中,也体现了她对这一切的深刻理解。 那么我们听一听作者: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时因一场大病而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虽然身体残疾,但她自强不息、积极乐观,凭着不服输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业。她还有一颗善良、真诚、博爱的心,为盲人事业四处奔波,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妮·莎莉文 安妮·莎莉文是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她几乎一生都陪伴在海伦身边。她经历过悲惨的童年,有过失明的经历,这些经历锻炼了她顽强的意志,为她日后教育海伦·凯勒奠定了基础。她身上有一个合格的老师所应有的一切品质:爱心、耐心、尊重、无私奉献、因材施教等等,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的老师。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也是对海伦·凯勒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的人。他身上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如:崇尚自由和平等、幽默风趣、豪迈爽朗、不拘小节、平易近人、积极乐观、热情好客等,是海伦·凯勒非常爱戴和尊敬的一位长者。 凯蒂·亚当斯 凯蒂·亚当斯是海伦·凯勒的母亲。她年轻时对家务不感兴趣,出嫁后却挑起了家中一半的重担,而且在海伦·凯勒变得又盲又聋又哑之后,她用自己的慈爱和智慧抚慰了女儿那颗孤独的心。因而她与海伦·凯勒的感情非常深,以至于她去世后,海伦·凯勒“马上联想到自己也要死了”。 梅西先生 梅西先生是一位大学教授,也是安妮·莎莉文老师的丈夫。他曾帮海伦·凯勒整理稿件,并教给她一些常识和科学知识,而且在生活中也给予她很多帮助,是一位慷慨、热情、和善、聪明、智慧的人。
上一期: 清晨寄语续397
下一期: 清晨寄语续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