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19——颜之推论交友读《颜氏家训‧慕贤第七》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玩味。“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也。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其大意是,人在年少之时,“三观”尚未定型,很容易受亲近之人的熏陶影响,言谈举止,不用刻意去模仿,潜移默化之中就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像相似之处。更何况是操守、技能这些相对容易学习的事情呢。有句话说得好,与好人相处,如同在芝兰之室,时间久了,芳香环境的陶冶,人也跟着香起来;与不好的人相处,如同走进鲍鱼之肆,时间久了,腥臭环境让人的气味、感觉也变得不好了。墨子看到白丝染色所感叹的就是这个事情。所以,结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啊。孔子说:“要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但是,要想结交颜回、闵损这样的贤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上。现实来讲,交朋友,只要结交那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朋友,就好了。想一想颜之推讲的这段话,大致阐释了这样几个道理。一是我们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强调“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也就是说,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种,我们要结交那些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和见多识广的人,必然能从中受益;使人受损的朋友也有三种,那些不走正道、“捞偏门”的人,溜须拍马、谄媚逢迎的人,花言巧语、口舌如簧的人,若是结交了这样的损友必然受损。所以,我们结交朋友要交“益者三友”,“与善人居”。结交益友,如同“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由于有“师友夹持”,走得正,行得端,满满的正能量;结交益友,可以多向益友学习,多向益友看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反之,可能就是热播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小男孩朱朝阳的那句话:“我最后悔的事,是给你们开了门。”二是我们要有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是芝兰之室,还是鲍鱼之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古时候最具说服力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实际上,今天这样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比如我们身边,家里面有大人做生意的,孩子打小就喜欢做买卖的事儿;家里面有搞工程建设的,孩子打小就喜欢挖掘机、抓钩机和LX技校教的那些内容;家里面有修车、检车、车辆驾驶等服务的,孩子打小就对车有偏爱……翻遍家中,连一本书、一张纸都找不到、瞧不见,却非要逼着孩子爱学习、学习好,是不是也不现实呢?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影响之大,不可小觑。5S管理中的“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是孩子教育要趁早。“抖音”里常有这样的段子:小孩子用一双筷子在菜盘里来回扒拉、翻挑筛捡,孩子妈妈一气之下将整盘菜扣在桌面,厉声呵斥……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不赞同,但这样的教育内容实有必要。“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以颜之推引用孔子的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趁早,不要等他长大成人,还不懂规矩,不知检点,那样会被人讽为“没家教”。孩子小的时候,好似一张白纸,教育得当,可以画一幅很美的图画;不得法,搞不好,就变成了涂鸦。切不可做这样糊涂的家长。“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孩子年少无知,爸妈也不知好歹,拿不对当理儿说,溺爱宠惯,该说的不说,该管的不管,如此“至有识知,谓法当尔”,时间长了,爸妈见怪不怪,孩子习以为常,“逮于成长,终为败德。”还说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里的小女孩朱晶晶,爸爸偏爱,妈妈娇惯,一身公主病,任性顽劣,有意无意地给同父异母的哥哥朱朝阳新买的白鞋踩上一脚。殊不知,这一脚不仅仅是踩脏了哥哥心爱的白鞋,更是踩碎了哥哥已是受伤的心,结局令人唏嘘。此外,这里还有两点,一则是对孩子结交的朋友,家长要多关注、多引导、把好关,防止孩子不慎交了损友;二则孩子交朋友也不要好高骛远,盲目去追什么高大上,都找“五道杠”交朋友,那还真用不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你的朋友在某一方面比你强,带给你的是正能量、正激励,值得你学习,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