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23——勤能补拙读《曾国藩传》及相关书籍,了解曾国藩的立德、立言、立功的历史,有一句话评价,就是“天资不是很好,成功绝非偶然”。在有些书里,总是讲小偷夜潜曾家,碰上少儿曾国藩背书不会的故事。暂不论故事真假,至少在翰林院的同僚们谓其“儒缓”,他也自嘲“鲁钝”,曾言“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和他同时代的成功人物比起来,曾国藩怕是属于“天资不是很好”一类的。其“成功绝非偶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勤能补拙。看曾国藩祖父留下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个字家训中,“早”就是早起,就是勤奋。看曾国藩给家中子弟确定的“八本”家训中,其中一条“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不晏起就是不晚起,不赖床,就是早起、勤奋。看曾国藩给兄弟子侄的留言: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习劳,就是经常参加劳动,绝不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曾国藩日课十二条,其中有“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及“作字”等,讲的都是勤学苦练。“早起”要“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早睡早起,睡醒即起“读书不二”要“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勿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读书,断不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缺少专注度,缺乏系统性。“读史”要“二十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学习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事儿,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日知其所亡”要“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而“月无忘所能”要“每月作诗文数首。”就是说,每天都要学一点新东西;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要“学而时习之”,不断巩固、提高。“作字”要“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这里讲的功课,就是写作业。写作业不能拖,要知道作业越拖越多,越难完成。更何况“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曾国藩的日课,实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子们应该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看曾国藩对属下幕僚和团队干部,更是从“身、眼、手、口、心”五个方面,直接提出了“五勤”的要求。“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余……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曾国藩从14岁参加科举考试,考了7次秀才,才考上。但他不气馁,不退缩,始终坚信勤能补拙,刻苦读书,勤奋学习。正是如此,他厚积薄发,考上秀才一年后即中举,后又中进士,入翰林,直至“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曾国藩一生所写文字,其中有据可查的诗文、日记、书信、奏折等就有1600多万字,加之战事中失落的部分,据信有2000万字之多。他不仅写得一笔漂亮字,也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成为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曾国藩讲,“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每一件小事儿都一点一滴、勤勤恳恳地做好,久而久之,就成就了大事。勤能补拙。勤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