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很想Ta

我知道你很想Ta

2016-11-03    15'54''

主播: 越夜越有声Q Y

208 7

介绍:
“没有释怀”是什么样的感觉和表现? 1. 空缺感和不完整感 Harries, Barnier, Sutton和Keil(2014)认为,在一段长期稳定的感情中,情侣之间会逐渐形成彼此共同的一套“人际认知系统”(interpersonal cognitive system),并通过这套系统来填补自己记忆里遗漏的部分,比如你可能不记得自己曾经为ta做过什么,但ta却记得你为ta所做的每一件小事。 渐渐的,你们是因为彼此共同存在,而认识这个世界的。对方的认知是你认知系统的补充。所以,当失去对方之后,人们会有一种“认知不再完整”的感觉。同时,因为填补这块认知空白(无论是自己填补还是由其他人填补)需要一段时间,在那之前,人们会主观感到这种缺失似乎无法填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够长、深度够深,如果两个人并不是在分手前就与其他人形成了共同的认知系统,无论是主动分手的一方、还是被分手的一方,其实都会感到这种空缺感、不完整感。 2. 痛感 Kross等人(2011)的研究发现,当遭遇分手时,我们大脑中控制肢体疼痛感的区域也变得十分活跃。所以说,失恋让我们感受到的心痛,是真实存在的,它的感受和生理疼痛很接近。 3. 不理性的行为(Alex, 2014) 例如:无所不用其极地争取,被坚定地拒绝却还仍然固执相信还有复合的可能;对ta日夜思念,以牺牲自己的睡眠、饮食、精神为代价;试图以学习、工作、社交填满自己的生活,却发现想起ta也根本不需要有空档,并且你觉得这根本无法控制;声称世界上再无可以信任的人,更不存在所谓长久的感情(实质上还是允许自己的边界继续受前任的侵占——ta让你不再愿意与他人建立“近而薄”的恋人边界);疯狂投入到新的恋情,却又告诉自己“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Albert Wakin教授认为,当人们在一定时间之后(她认为是6个月以上)仍然持续不断地出现类似以上的这些行为、情绪心理的表现时,就有可能可以被认为是病理性的(pathological)(Lehr, 2016)。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人们什么时候能重建新的心理边界,什么时候应该对前任和过去释怀,并没有一个普适的期限,在不影响个人正常的学习、工作、社交和生活功能的情况下,它都不应该被当作是问题(Braucher, 2013)(不过,显然它会影响你向新的人打开自己的边界)。 而后一种看法也更像目前学界看待哀伤与丧失(grief and loss)的普遍观点,即人在面对丧失时所感受到的哀伤,不存在固定的时间期限,也不会有统一的表达方式。失恋的本质也是一种丧失,失去了亲密关系、失去了生活中的陪伴、失去了一些固有的信念、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身份感。人们会找到自己的方式应对这种丧失,重要的是不去否认哀伤的存在,而生活也要能够在哀伤的同时继续。 为什么人很难一分手就马上释怀? 1. 大脑决定了我们会留恋前任 因为人脑与现实间存在一种时间差。当我们在现实中与前任分开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可能还处于对ta的爱恋之中。 Fisher与 Brown对一群刚刚遭遇失恋的人的大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发现,当这些被试看到自己最近一任前任的图片时,他们大脑中的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 Areal, VTA)仍然是活跃的(Barbieri, 2015)。VTA是我们大脑奖赏系统的一部分,当被激活时,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使人感到快乐和兴奋。 不过,它并不是一个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脑区域,也并不能很快“明白”人们与前任分开了的客观事实,因而还保持着之前建立起来的“ta”(前任)与“快乐”之间的联系。 被试们的脑成像还显示,他们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大脑中负责控制“得失与冒险行为”的区域,以及下丘脑(Hypothalamus)——负责“释放催产素,促使人产生深层依恋”的区域都处于激活状态。 这些神经生物学因素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分手后,还总是忍不住想念前任(大脑可以从中感到快乐),也会做出一些不顾一切的举动(比较容易冒险),试图与前任复合(依然感到深度依恋)等等。 2. 你以为ta还是你想象中的人 Braucher(2013)则认为,失恋之后,人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分辨自己内心所想象的前任(internal image of an ex)和前任真实的存在(actualpresence)之间的区别。而这些想象,往往又是由你与前任最美好的回忆以及内心的愿望所构成的(Braucher,2013)。 因此,这些想象甚至会在失恋之后,成为给予安慰与支持的动力。例如,你可能会在自己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之后,心中浮现出前任给予你鼓励的样子,尽管分手之后ta对你从来不闻不问。但也就是这种想象,会让我们越发觉得自己离不开前任,固执地相信只有ta是真心对自己好的。 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更好的释怀? 问题来了,既然释怀对任何人而言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释怀一段感情和那个人呢?下面的一些方法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1. 提高自我关怀。 对自己宽容,不把过去这段感情的失败过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不去一味自责和后悔。友善得对待自己,不给太多的自我批评,从而使情绪平静。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一味自责,无法原谅自己的心情会让人难以释怀(Clark, 2015)。 2. 重新叙述这段恋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例如,对于那些把恋情结束叙述成自我的失败而无法释怀的人,可能可以尝试把这段失败叙述成重建自我身份、加深自我了解的机会。又例如,对于那些害怕因为失去恋人而不再是原来自己的人,可能可以尝试把这种失去叙述成一个自省的机会,你可以在此时去思考“没有ta的我是谁”,“我所爱的 所厌恶 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Capil, 2016)。这就会帮助人更好的释怀。 3. 一种有争议的做法:“反弹式关系”(rebound relationship) 反弹性关系是指,从为了上一段失败的恋情中恢复而贸然开始的一段恋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分手很难过,赶紧找到新欢就好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Meyer(2016)说,尽管有人会将反弹式关系作为应对上一段伤痛的手段(coping mechanism),但这样的关系于其中的双方而言都是不利的: 仓促地开始新的关系,双方可能都会因为疏于了解而产生更多的矛盾和不愉快。另外,这对于你的现任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当ta发现自己只是你“疗情伤”的工具时,不仅会对ta造成极大的伤害,也可能会让你再度面临失恋的痛苦。而你可能也慢慢会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这个人,这段关系于是成为累赘(Meyer,2016)。 最后,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往往看似简单,却最为重要: · 照顾好自己,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健康饮食。 · 参与到那些令你感到愉快的活动中,比如重拾你的爱好。 · 如果你的前任开始了新恋情,这会让你感到难过甚至是愤怒,但不要忘记,你与ta已不是从前的恋人关系,你们的边界已经发生了改变,不要试图做出报复性的行为,而需要给予ta空间和尊重。 · 与那些能够倾听和给予你积极情感支持的人相处。在有需要的时候,记得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祝所有分开的恋人们各自安好。 文字内容摘自于:KnowYourself
上一期: 我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下一期: 逃跑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