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的重要性》学员:蔡泽翰 ;解读:蔡崇林

《论“礼”的重要性》学员:蔡泽翰 ;解读:蔡崇林

2018-11-25    05'00''

主播: 蔡崇林

612 2

介绍:
导语: 润物细无声,经过三个月的经典学习,孩子们的国学素养悄然展现啦。 浦江学堂行韵班 《论“礼”的重要性》学员:蔡泽翰 ;解读:蔡崇林 礼重不重要?答案是肯定的。 先来引用孔夫子的一句话: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继而来看夫子为何有此一说。咱们先不说其他,就看本章要讲的重点——礼。礼“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义”。 生活中,很多时候按照礼节对待他人,都是出于一种内在需要所进行的表达。礼的行为不过是内心所生发出来而展现于外在的谦恭与礼敬,行动中不觉会尊重或尊敬他人,眉宇间亦常会不觉出现一种谦卑之情。但因社会风气之故,知礼而行礼常会被一些傲慢、不文明之人嘲笑,甚至讽之曰“臭美”、“炫耀”。 孔子的弟子子贡经商,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祭祀一事认为需要节省。但孔子心系周礼,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诚然认为实物虽重,而礼却表心,因此认为如果祭祀之礼若再继续简化下去,那古礼的影儿都要没了。因此相比于实物的节俭,内心的礼敬更为重要,于是也没必要非如此节约了! 由此,我想到了现代生活之礼。现代生活中,有很多礼自古而沿袭下来,正如清明节要去祭扫的礼。那这是否需要被保留呢?当然需要。就算它实际生活中真的无甚作用,可保留礼的规定于我们而言也是一种行为约束、善意提醒以及自我管理的表征。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按照礼去做并做到最好,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一些精力,则可以多学一点,诸如把学习给搞搞好,把一些兴趣爱好培养起来,等等。其实,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若能按照礼的规定去做而且做得很好本身即是学得很好的自然呈现。试想,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的人,没有几个是学不好的吧! 上海浦东东方路小学二(3)班 蔡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