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唐代:杜牧;外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及注释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落 龙千睿文
桃花落尽落花残
人面相随凋朱颜
桃花自有重开日
人面何处续春光
《题都城南庄》背后还有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三月桃花盛放时节,崔护游历到了城南门外看到了一位名叫绛娘少女,只见她骨骼清奇神韵自然天成与盛开着的桃花相映成辉,一时心荡;绛娘也对崔护心生爱意。后来,因为崔护要赴朋友之约就匆匆和绛娘告别。第二年,崔护又来到此地寻找绛娘时,再无因讯,询问了别人,崔护才知道绛娘因为思念他成疾,在崔护走后不久便死去了。崔护一时感慨万分,提笔写了这首流传下古的《题都城南庄》。
这是流传最广的人面桃花故事的版本.还有杂史说崔护次年去寻绛娘时,她只剩奄奄一口气,见着崔护突然醒转,进后开口说话诉衷肠.后面的事不消再说,自然是大团圆结局.
总觉得笔记里崔护与绛娘大团圆结局有些象聊斋那些诡异的传奇,寄托了自己的臆想和希望,但就是不切实际.想是文人墨客见多了才子佳人的多桀命运所以才杜撰出脱离实际的故事来宽慰自己.
能让清高孤傲的崔护心系,绛娘自然不是平庸女子,又如何不明白男子心思善变?又如何不知道才高的男子自然不甘于人下,倘若平步青云后,他又如何记得如小家碧玉般玲珑清透的绛娘.所以我相信绛娘在崔护走后是死了的,至少崔护看到的那个绛娘在他告别之日就已经死了.
倘若我是绛娘,也会在崔护走后,就立即把往事尘封,消隐起来,即使我依然活在这个世上,也会托人告诉他,绛娘已死。不为别的,为的只是在他心上留一个浅浅的痕,让他一生一世都记得。
在最美的时候转身离去,留给对方一个最美的身影,这要比从对方眼中看到自己的容颜变老,感觉对方一点一点厌倦的眼神要幸福的多。这样崔护在梦萦之时还是会恍惚的记得那个那有着桃花般美丽的绛娘。
想起了汉武帝与他的爱妃李夫人的故事。李夫人病重,汉武帝去探望,李夫人坚决不见刘彻。刘彻询问为何,李夫人差人答道:“是不想皇上看到她病重恹恹的样子。”后来,李夫人病故,刘彻念念不忘的还是她芳华美艳的模样。
多么玲珑奇巧的女子,李夫人坚决不给汉武帝刘彻看到自己病中萎靡的样子与绛娘留给崔护一个属于永恒的粉面桃花的模样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只要记得,便忘不了先前的浓情蜜意,纵然身边新人无数,也会在偶尔孤独寂寥时忆起那烙在心上的影子.绚烂瞬间消失的东西总让人怀念,赢不了一世的爱怜,也要赢一生的魂牵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