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昌朗读《帮助家长就是帮助自己做人的过程》

谢文昌朗读《帮助家长就是帮助自己做人的过程》

2016-06-21    14'52''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876 22

介绍:
帮助家长就是帮助自己做人的过程 文:郑委 朗读:谢文昌 博文类别:爱与幸福知识类 发布时间:2013-03-25 帮助家长就是帮助自己做人的过程X 收到一封邮件,来自武汉“夏文凯”先生,开头“郑老师台鉴”让我肃然起敬,再看看行文和逻辑,让我顿感自己的不足和卑微。“教育的智慧在民间”,十年做教育,越做越觉得自己无知,越做越觉得自己不是在做教育而是在修行。夏先生的文字再次提醒我,敬重每一个生命,敬重每一个做教育的人,真正做教育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今天我把夏先生的文章贴在下面,就是想告诉夏先生:“我愿意与您携手同行”,从你的文章中我读出了'才华'、“专业”和“优秀”,更读出了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两天前收了我的第一个徒弟,他希望跟我学习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说实话,我诚惶诚恐,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生命对自己的考验,他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大白纸要求我写下寄语,我写下了下面的话,与其说是写给他,倒不如说是写给我自己的:“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做人的过程,帮助家长就是帮助自己做人的过程”。 感谢自己从事了这个行业,让自己从“只有数理化没有文化”的状态中走了出来,感谢自己从事了这个行业,让自己从“把成功当幸福”的价值观逐步转向努力做到“有为无欲”的幸福状态,感谢自己从事了这个行业,让自己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是个好人”,因为只有能做到“止于至善”的人才是好人,而“止于至善”的状态永远没有终点。 感谢自己从事了这个行业,因为“帮助家长就是帮助自己做人的过程”。 郑委老师台鉴: 《道德经》有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个人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就获得很大的财富和很高的地位时,往往都没有好的后果。要么摔得很惨,要么就一蹶不振了。相反,一个人能够经历艰难困苦之磨砺而不倒,则必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日。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了。(郑委老师:这就是传统文化中讲到的“德不配位”的问题,当一个人获得的物质和自己的道德水平不匹配的时候,那祸患会纷涌而至。正如最近我突然有了感悟,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地教育家通过教育发财的,他们都是做教育把本来比较富裕的自己做成了贫穷,这才是教育之道,这 让我决定了我后半生的努力方向。)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无数的机遇与财富。很多人也因此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成功。但站在历史的潮头上,引领社会的,始终都还是经过上山下乡的磨砺,于困顿中绝处逢生,再通过国内外的深造,而后能开创出一番天地来的。可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人,在他们人生最困苦、最没有希望的时候,是不是就有那份睿智和豁达呢? 《道德经》又言:不见可欲,使其心不乱。这经济文明的社会,处处都是使人心发狂的事物。不谈天天的鼓捣年轻人创业,也不说网络信息的泛滥使知识一代,将人生现实的本质,轻易忽略——地域的差异,发展先后的差异,城市与农村的差异,本就说明了每个人来自不同的环境,对社会有不同的认识。可是因这成功一代的只言片语,没有自己亲身的体验和沉淀,便轻易的去相信,轻易的去否定。岂不是真正的迷信么?现代工业文明对财富的追求,人的互相攀比的心理,浮躁的社会,浮躁的人。在信息大爆炸而最最浮躁的信息化时代,试问如何能从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如何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呢?又哪里谈得上对人生的真正认识,获得人生的智慧呢? 回到现实生活中,现在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导致无论是投身经济浪潮的父母们,还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们,都有种目不暇接、物欲缤纷的感觉。父母本身都没有总结出很好的经验和认识来指导子女。又因生活的现实压力,而在经济活动外,无暇也无力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只会在经济上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子女就好比开了闸的水、没了紧箍咒的孙猴子,还指不定变出什么花样来。这一代的子女们,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文化和工业商品,有种种诱惑,而使心志难能专一。相形之下,学校的教育陈旧老套,并没有多少吸引力和指导性。一个老师的一堂课,可能还远比不上一个学习机的30分钟来得有效和吸引人,更不用说满大街的吃喝玩乐了。所以,学生年龄稍大一些,成了脱缰野马之后,就很难再服从父母和老师的管教了。其经历之丰富,内心世界之复杂,已远非父母师长所能理解的了。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社会现实,又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父母们遇到这样令人头疼的问题,拼了命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总以为能从谁哪里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然后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问题的根源一直都在他们自己身上,解决问题的钥匙也要从他们自身去寻找。(郑委老师:人生最为核心的真理“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早已告诉我们,人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只是风云变幻,在追寻财富的路上,我们走的太急太远,以至于忘却了我们本来的目的地。等到问题出现,才想到要找回自己,要认识人生。只是这精神的东西,不像物质那么实在,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难能感受和体会的。 首先应该明白,知识是对事实的总结,尽最大的努力反映事实的原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体验的改变,渐渐对原来的知识感到一些陌生,于是有考证,于是有论述,看是帮助这一时代的人们,更接近事实本身了,可是留下来的问题则是,再后一代,便又要从前一代的考证和论述,以及前前一代的知识中,再去寻求还原事实本身的法子了。循此以往,则知识越积越多,而与事实本身的距离,越来越远。或许,很多人都不同意这种观点,说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怎么会离事实越来越远呢?科技的发展确实在揭露世界本质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可是不管你是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最后都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展开的。如果对人本身的问题都没能彻底的了解,试问科学的研究和哲学的探寻,又如何能接近事实的本源呢?(郑委老师:极其同意) 其次,现在一般的教育,都是教给人一个知识。而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随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际变化,随着个人理解的变化,学生就会发现这个知识的缺陷和局限性。而这变化的时间,往往有时很短。由之带来的问题则是,赖之维持的老师和父母的权威性的荡然无存。而学生的困惑越积越多,必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要教给人知识,而是要教给人审视自己,发现人生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德。然而如何获得真正的智慧呢?《大学》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前人之语,言犹在耳,只叹后人轻易看过。(郑委老师:真正的教育就是让人学会审视自己,让自己止于至善,真的想做到,答案就在《大学》第一段,无条件的相信这一段话,按照流程去坚持修行,那你就离幸福无限接近了。) 真正人生的成功,必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一点点的去做事情,一步步的去学习知识。没有那许多浮躁,没有那许多虚荣,而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做人生的努力,然后日积月累,然后有成功之日。所以,睿智和豁达,也来自于生活一点一点的磨砺和自身不挠不屈的一步一步成长。万里长城也是由一块块砖头码起来的。 所以,针对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首先是拿现实问题的技巧性的解决,如借助西人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与手段,使他们有收获;然后则要更进一步的,回到几千年文明所展示的古人智慧上来,揭示问题的本质,使他们能真正回过头来,审视自身,认清现实。这样必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到那时,就差不多找到人生真正的坦途,迈进人生智慧的殿堂了!(郑委老师:知音!西方心理学基本上解决不了当代中国人的核心问题,必须要回归到中国古人的智慧——传统文化才可能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寻找幸福。) 我本农家子。好读书,喜动脑,又多经磨砺,才能看清些许世间事,不算枉读古人书。平生之志,唯以大教育家为楷模,尽绵薄之力,续智慧明灯。夸夸而谈,不若躬行。您是先行者,是引路人。我愿意在这条道路上,与您携手同行。让天下的父母与孩子,都能成为知心的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并肩前进。 夏文凯敬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