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琳 朗读《欢迎大家来“回课”》

张雪琳 朗读《欢迎大家来“回课”》

2016-10-15    21'32''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762 29

介绍:
欢迎大家来“回课” ——“回课的学员对你说”系列(一) 文:郑委 朗读:张雪琳 博文类别:家庭改变案例类 发布时间:2013-09-17 在我的学员当中,很流行“回课”,就是把已经学习过的再来学习一遍,最多的一个学员以不同形式参加回课有十次之多,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学员不断地告诉我:“回课的感觉太好了!”,“回课的收获太多了!”,“真没有想到回课的收获要比第一次学习收获大的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在意,但时间一长,我发现对于很多学员来说,学两次比学一次的收获要大得多,这个“多”是“质”的飞跃。所以,我就要求开设课程的主办方做到“回课的学员在学费上要有大幅度的优惠”(我给自己定位是一名教育工匠,我只做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不参与到任何机构的商业运作和管理当中,因此,课程都是由相应的机构开设的,我没有主导权我只有给不给他们上课的权利。)以前我担心要求学员回课让学员感觉是“找个理由让学员继续消费”,现在我也站出来,提倡学员们能够回课,因为“心中无私天地宽”。 同时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回课的效果这么好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一知半解:很多家长第一次来学,是带着“焦虑”,带着“质疑”,带着“问题”,带着“求医”等不同心态来的,他们来学习并不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他们的“心”并不静:带着质疑就会在知识上找漏洞而忘记了知识本身,带着焦虑就会不能够吸收知识做了很多笔记回去了,带着问题就会条件性接收知识而不能搭建起知识的体系和结构从而来解决“黄叶子”问题,带着“求医”的心态就不想认真接受知识而一心想着讨个灵丹妙药回家吃了就会药到病除。不同心态让很多第一次来学的家长们并没有完全学到知识,第一次学习学完后其实是“一知半解”的,并没有完全掌握知识。 2、冲击太大:很多家长和我说,第一次学习对自己“冲击太大”,因为自己的很多原本的观念和想法被颠覆了,原来“高要求高期望是错的!”,原来“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原来“我不会爱!”,原来“教育孩子最重要需要信念!”,原来“担心孩子就是诅咒孩子!”,这种观念上的冲击,让很多学员脑子里接受心理还接受不了,这样的心态会导致“冲击”大过了“求知”。 3、实践检验:带着笔记回家,带着强烈的冲击回家,带着“魔鬼期”的冲动回家,知识并没有全完掌握,但回家后努力的按照要求实践,有些人实践了很有效,有些人实践了更迷茫,有的人实践了没坚持,但无论怎样,家里却都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同学的家庭的变化更加巨大,这样就出现了实践了有效的想更好的学员,实践了有效果还有很多迷茫想找答案的学员,实践了有效果没坚持但还想坚持的学员,实践了以后没有坚持但遇到了新的问题还想再来学习的学员......第一次来学习,我们建立了信任,因此大家抱着不同的目的再次回课。 4、静能生慧:再次来学习,因为熟悉了流程,因为回家有了实践,因为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因为自己有了很大进步,因为带着好多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问题,因为有了充分的信任感,坐在教室了,心是静的,中国传统文化说“静能生慧”,有了之前的实践,有了知识的积累,有了当下心静的状态,这一次学习就深化了知识,找到了结构,有效的询问,解答了疑惑......所以收获满满。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还有没有其它的感受,请回课的学员自己说,我在博客上还会开一个专题“回课的学员对你说”专门请回课的学员谈谈她们的感受,今天是第一篇,陕西宝鸡文月老师的回课感受,她是一年前学习的,属于“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还认为自己教育孩子很优秀”,“来学习就是想增加多一些教子知识”,“学完之后充满了质疑”,“实践后发现自己问题很大”,“努力实践问题解决,孩子更加优秀,家庭非常幸福”之后又来学习的。我们听听她的回课感受吧: 我要把爱永远传递下去 ——我的第二次学习的感受 文:文月 风尘仆仆,两天两夜,从宝鸡到珠海,又从珠海到宝鸡。不可思议,满怀期待,满载而归,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2013年9月13日到15日,又是一个在我生命历程中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我第二次参加郑委老师举办的两天两夜的培训班。一年前我在西安参加了学习,只是因为喜欢郑委老师的授课风格,喜欢他讲的知识体系,从来没想过自己是一个问题家长。从开始写作业到艰辛的习学,从质疑包办思想有什么不对到切实认识到包办思想的危害,从高标准严要求到多帮助多建议,从无知无畏到如屡薄冰,其中经历了太多的体验和成长,所以这次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去珠海学习。 深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分享给大家。 第一、一年前第一次听课,感觉到似懂非懂,迷迷糊糊。通过一年的实践,终于明白郑老师讲的是“道”,学懂了,只是知识,真正的悟到了,才是智慧。在这其中我经历了焦虑,悦纳,放手,信任,帮助,起飞的过程。每一个词都是那么熟悉,在我们嘴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可是如果不亲身实践,不天天写作业(每天看老公和孩子的两个优点),遇到问题不写智慧滋长表,这些词也只能是装点我们言辞好听的话语而已,根本不能真正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同时也体会不到看别人的优点,盯自己的不足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更不会体会到“道法自然”的那份惬意。第二次上课,辗转11个小时才到达,对这次学习的机会更加珍惜,老师说的每一个字我不想落下,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要体会背后的含义,时常会有拈花一笑的感觉,老师说的“我懂”。老师第一次上课说到的我的问题,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包办孩子的思想,自我价值感不足等等问题,当时我都不认为这是问题。而孩子的不自信不上进,胆小怯弱确实说明了问题的存在,而我只是视而不见。一年艰辛的努力,当问题不是问题时,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庭气氛越来越和谐,我越来越幸福,孩子经常洋溢着开心的微笑。 (郑委老师:我在想,为什么在学校里学习越好的孩子越努力学习呢?因为他们找到了学习中的价值和快乐,这一点,在我们这里同样有效,文月家已经都很好了,没有问题了,还来回课,是不是属于“学习越好越爱学习呢?”,中国的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中的价值和快乐才是能让孩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王道,而王道的核心是“家长学会爱孩子让孩子有责任,有自信,有上进”,而不是“努力要求孩子学习好”。) 第二、这次非常幸运的被志愿者团队选出来当了班主任,第一天下课后也就能够听郑老师分析案例。我们打开孩子们填的调查表,发现很多孩子都写的是焦虑和压力,而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没有压力。也就是我们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的内心真实感受是什么,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孩子的心灵不能得到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疏解,孩子的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难怪现在有这么多跳楼的孩子。我们很多家长在用自己认为爱的方式爱着孩子,以爱的名义束缚着孩子,现在年龄段小的看着没有问题,真的到长大再集中爆发问题真的很多都来不及了。家长们浑然不觉的状态让我很焦虑,这不是一年前的我吗?幸亏我听话坚持,才能让我逐渐的发现问题,改正自己的问题,孩子现在快乐阳光,自信上进。可是又会有多少家长学完就离开,可能会以工作忙为借口,可能会以没有什么问题为借口,想到这个结果就替大家叹息。因为经历,所以看的清楚明白,也就想让家长要继续泡群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不知道会有多少家长能够留下呢。(郑委老师:请家长们扪心自问,有多少家长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多少家长能够走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信任的亲子关系怎么会让孩子敞开心扉?一个不能敞开心扉的孩子,他们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内心的压力、焦虑、痛苦、无奈向谁倾诉?) 第三、幸福的路上从不拥挤,只因能够坚持的人太少了!班上也有象我一样的家长是第二次回课,他们中有些人没有坚持写作业,有些人因为没有伙伴的陪伴,所以到现在仍然处于迷糊的状态。深刻感受到伴侣和环境的重要。我们是幸运的,一直有一个郑老师为我们搭建的互相倾听,互相陪伴,互相成长的大平台,在我们马上要失去信念时给对方一个信念的支持;在我们懈怠时给我们一个力量的支持;在我们要失去方向时,给对方一个引领的明灯:总之,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只要有人陪伴,我们手拉手,心连心,一直朝前走,就会收获我们的突然一天。所以我更加坚定了信念,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第四、容闳书院的陈青校长具有远见卓识,是一个真正办教育的有大爱之人。这次是容宏书院给“国学践行班”的家长开的班,这些孩子在入学前,必须和学校签定合同,家长要参加郑委老师的家庭教育课程。容闳书院在当地鼎鼎大名,重视孩子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校长,真正办教育的人,深刻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根本性。这一举措让多少家长走上了自觉之路,让多少家庭走上了幸福之路,让多少孩子走上了自信之路,让我们的国家会出多少栋梁之材。我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未来。陈青校长带着老师团队认真听课,从共性教育走到个性教育,直接面对每一个家庭进行辅导,这就是功德无量的一大善举。真的要为陈校长鼓掌,希望我们中国的教育界能够出更多的“陈青”校长们。那我们的教育还会让钱老发出振聋发聩的一问吗?(郑委老师:我也佩服陈青校长和王韦华校长的勇气和决心,他们要求家长必须要上我的课程,这要得到多少的不解和质疑,我在和他们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两位校长的“心中无私天地宽”的胸襟,和“我们就是为了孩子好”的大爱,让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因此这一次上课我全力以赴,累得有些虚脱,不为别的,就为两位校长这份“真心做教育的心”,容闳的家长有福气,这是我这么多年来遇到无数学校校长中不多见的几个“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