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笛 朗读《收回求认可的眼光,看到自己的拥有》

张笛 朗读《收回求认可的眼光,看到自己的拥有》

2017-01-17    22'42''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168 32

介绍:
收回求认可的眼光,看到自己的拥有 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大连一期、研四期 张S 朗读:张笛 博文类别:感受生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01-16 郑委老师前言:前几天我在深圳和何凡老师探讨一个话题——你周围的成人,你的亲戚,朋友,同事,他们当中很少有人在性格和秉性上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在爱与幸福中,发生很大变化的成人比比皆是,这就是爱与幸福的神奇之处,这是为什么?因为成人最难自我改变,而爱与幸福因为有一套可以操作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可以坚持改变自己的爱的环境,只要你在环境中泡着,你就有可能迎来生命绽放的一天。今天我推荐张S的文章,她刚刚在北京幸福吧过完她的生日,她就是比较典型的在爱与幸福大家庭中泡着的代表,一点一滴的发生着变化,而她的《我的2016》征文中又看到了自己需要改变的关键点——收回认可的眼光!多让人欣喜。张S这样的生命多么可爱,一直在自我改变,自我成长,仅因为此,就足以值得人敬佩。 凌晨突然就醒了,脑子里出现一个个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突然间发现,我学了爱与幸福以来,心思用在爱与幸福越来越多,总想着参加活动,有什么都不想落下。为了参加沙龙,我不惜每周请假,不计较扣钱,不在乎自己的表现。而用在同事间关系、用在学生间关系的心思太少,有时连表面上的功夫都没有做到,更不用说用心做了。以致我细微地感觉到一些同事间信任关系的变化,这些信号都在提示我,我出问题了。 其实,老公早就看出来了,说我在工作上花的心思太少了,而我当时根本没在意老公说的话,一直我行我素。老公曾说过,你在爱与幸福里可以任性,大家理解包容你,出了爱与幸福,谁能那样对你?当时不理解,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在同事间曾经说的话、办过的事都挺单纯,都很自我,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我曾经想,在爱与幸福里要多付出,要对别人好,学习温暖别人,实际上对身边的亲人好,对周围的同事朋友好,用心对TA们,才是真正美好的自己。 我佩服自己学了爱与幸福后一直在反思自己。老公说,学了两年,不管反思的怎么样,至少我会反思了,这也是进步。回顾这一年的时光,我没有虚度。我跟随爱与幸福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上边实践边反思,每次自己的情绪都不放过。寻根问底发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渐渐修正自己,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找到更适合的方法,我也曾试着用心去碰触学生的心,体验到心与心交流带给自己的感动和美好,体验到信任心赏的力量。这让我的教学工作不再日复一日枯燥重复,而是充满挑战和新鲜感、战胜自己的成就感。 昨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看到我与周围人的相处模式、惯性思维是我与妈妈之间关系的翻版,让我再次看到我与妈妈之间那个没有超越的点。最近一段时间,我又开始对妈妈给我买菜、买生活用品感到厌烦。我曾以为正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回想起来,那时带着情绪,也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成了对妈妈的抱怨和指责。妈妈怕我不高兴,对我更加小心翼翼。我反复表达给妈妈的都是:不是你买的东西不好,而是我不喜欢你硬塞给我的这种方式。现在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我不需要、不喜欢的东西,妈妈硬要给我,我就会有情绪;当妈妈给我我比较喜欢的东西时,我还是接受的。所以我的问题仍然是很自我,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给别人做出评判,没有能力站在别人的角度感同身受,看到别人的好心。归根结底是我不相信妈妈或者别人是因为爱我而给我。 从小到大,我看到逢年过节,妈妈为了给两边兄弟姐妹送东西的人情往来而烦心。为了给每家送去的东西均衡,又显得有面子,经常会东凑西凑很烦燥。平日家里不用的生活用品,包括淘汰的沙发、衣橱等,妈妈都会送给小舅或别的亲戚。这让我觉得很受不了,我不止一次地反对妈妈这样做,我觉得送人的东西应该是自己认为好的才给别人,不应把自己不想要的送给别人,那不是对别人好,而是处理给别人。但妈妈从不理会我的意见,也不对我解释。我很懊恼,觉得自己的意见不值一提,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所以当妈妈给我的东西是我不想要的,我地立刻勾起那种回忆,生起厌烦的情绪,也许心底还有自己一文不值、没有价值的感受吧。也不会看到妈妈是爱我、为我好的。现在我相信了一年前儿子对我说的话:你对姥姥的态度不好,不是因为东西不好,而是你就不认可姥姥这个人! 是的,我从心底里就看不上我妈,非常不认可她,不喜欢她强硬的说话方式、强势的态度,也不喜欢她在外人面前虚假的笑容,客套的语言。我觉得她对人没有一点真心,而在家却大哭大闹,对老公孩子发泄情绪,动不动就打骂。爸爸应酬回家晚了或喝醉了,妈妈就会很厌烦、很生气,极不耐烦地抱怨,也很敏感。随着我越来越大,有了自己的认知,心里对妈妈也越来越不认可,可自己力量的薄弱斗不过妈妈的强势,我就把对妈妈的恨压在心底。被指责打骂的时候就关上门一个人哭,拧自己的胳膊来发泄情绪,甚至会想到拿刀子在手腕上比划。实在堵的难受有话想说的时候,就写下来,我的好友就是我的日记本,它倾听了我内心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声音,我写了好几本日记,搬了几次家,不舍得扔,现在还保留着,它是我生命成长的印迹。 哥哥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他的意见和想法都比我成熟,受妈妈的重视,所以我在家既被忽略又被包办。我觉得自己很傻很单纯又特别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都要依靠妈妈。我的学习和工作之路都是妈妈铺就的。 带着原生家庭的信息,我进入婚姻,越来越像妈妈,在外面装好人,回到家发泄自己的情绪,通过控制老公和儿子感受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我像妈妈一样内心脆弱! 妈妈虽强势可很能干,操心着家里的大事小事,爸爸在环卫当领导,很忙。妈妈又照顾家又照顾我们,买菜做饭,每到周末的清晨,我都会在妈妈拖地、打扫卫生的声音中醒来,享受着干净明亮的环境。妈妈很少让我们兄妹干活,只有在过年时才让我帮忙打扫一下。结婚前我没做过一顿饭,甚至衣服都很少洗,全是妈妈一人承担家里的家务,还上着班,管着单位的后勤。我上中学的时候,妈妈为了补贴家用,每天中午下班,骑着自行车去李村买上十几斤比家附近便宜几角钱的鸡蛋,一路骑回家。再一手一大袋子鸡蛋拎上七楼。给我们做好午饭,自己顾不上吃就开始煮茶蛋。煮熟一遍挨个敲碎,再放上料炖。晚上做好了,凌晨5点起来端上一锅茶蛋到工厂门口卖,天天如此。妈妈的勤劳和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努力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敬佩! 这样的一个爱家、爱孩子、为了家庭付出自己全部的妈妈,她内心脆弱,从小离开妈妈跟着姐姐生活,缺爱缺安全感,可是她倾尽所有力量爱着我们,尽管方式不对。但这就是不完美的她,不完美的生命。给了我控制也给了我坚强,给了我忽视也给了我自省。这样的妈妈造就了一个不完美的我,不完美的生命,我要珍惜自己,好好爱这个妈妈给了很多心血、从小呵护、付出了所有爱的自己,不轻视自己,好好成长自己,让妈妈没得到爱的心得到我的滋养。 在我工作的22年里,我一直给人冷傲、难以接近的感觉,我不知怎样与人交往,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一直很被动,小心翼翼。而在我的学生面前,我却毫不在乎。学生没按我的要求做或做的不好、学不会、反复错等等这些原因,我都会批评学生,有时内心的愤怒促使我不由自主地抬手打学生的头,推搡学生。事后,我深深地自责、内疚,觉得没脸见学生、没脸见家长、没脸见同事。可是面对她们的时候,我又要装作什么事也没有,把愧疚的情绪压在心底。我怕被人知道,胆战心惊地一天天靠,没有家长反映,没有人提起,我就像躲过一劫一样庆幸,并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了! 有一次,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婉转地给我提出这个问题,说有家长反映。我很羞愧,脸上很挂不住。我能感觉到校长对我的爱护和包容,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回来后,克制了很多。一段时间后,当克制的情绪积攒到一定量时,我又控制不住自己了。我无数次在心底暗下决心,又很多次胆战心惊地侥幸逃脱。有一天,正当我在教室发脾气打学生头时,一抬眼看到远处两个同事正在看着我窃窃私语,我很震惊,立马收敛自己的情绪,装着没事一样走开。那次的偷窥令我终身难忘,以后见到那个同事,我都心有隔阂,既心虚又在内心排斥她。 我知道这样做有违师德,是不对的,可我控制不了,知道不该做还去做。老公曾说我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是个危险的人。我不认同还把它当成玩笑,现在想来,我真的是一个不愿遵守规则、钻空子的人,特别讨厌条条框框,也讨厌呆板,不喜欢被约束,喜欢随性,渴望任性。这些都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吧。我中学曾经有一位男班主任老师,对我挺好,可他有一个严重的毛病,就是在教室里巡视时,看到谁写的作业不好或者影响纪律,就会用食指或中指的关节敲同学的脑袋,声音响的我们都能听见,我很惊恐老师的这个行为,我不记得他有没有敲过我的头,在我的脑子里,这个动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成了我对学生发脾气时效仿的对象。 学习了爱与幸福后,我积极参加活动、当志愿者,一点点认识自己,成长自己,用两年时间调整了与老公、儿子的关系,改善与妈妈的关系。当这些关系改善以后,与学生的情绪问题成了我的主要问题,每次沙龙我分享的都是我课堂上的情绪。我不断晒,很苦恼,不接受自己,不断找自己的问题,往深挖掘自己,听姐妹们帮我分析,不断尝试新的做法。我努力给每个孩子写心赏,每节课读心赏,我努力走进孩子们的心,也体验到了心与心交流的美好和感动,可我仍然在情绪不好时,对学生发脾气。 直到2016年年底,一天我在课堂上对一个学生敲了两下头后,第二天早上,接到了学生家长的短信。她直言不讳地理解体谅我的心情,只是要求以后有情绪时朝屁股甩两巴掌别打头。这样来自家长的直接反馈让我不得不直面自己的错误,我觉得自己像被当众戳穿一样,又羞愧又委屈。脑子里知道家长是来帮我修行的,可是心就是抑制不住地想哭,像打开的水龙头,上班的路上哭了一路,还在小群里向姐妹们哭诉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