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发表日期:2021年11月10日
博文类型:感受生命故事
博文朗读:宋俊玲
正文
解读真相,找回那颗鲜活的心 | 郑委老师一对一个案辅导案例
前言
小谦,颐和的孩子。
内在善良美好,知书达理,熟读国学、历史、军事,他曾经的理想是成为军事家。
最近,小谦碰到困难了。
他发现自己开始焦虑,学习也学不进去了。
他逼着自己四点多早起背英语单词,却收效甚微;
他想专注于当下,却心烦意乱;
他去看自己喜欢的历史,去下棋来转移这种焦虑,却只能缓解,不能真正改变。
于是,颐和生命成长中心为他申请了郑委老师的一对一家庭个案指导。
当真相一点点打开,小谦父母以及学校才真正了解小谦,小谦也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
人最难了解的是自己。
当小谦了解了自己,也就明白了焦虑和静不下来的根源,由根源着手,才能轻松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很多人会困惑:
他焦虑什么?
他为什么会焦虑?
小谦四五岁时,远离父母进入私塾学习,虽然经典在他内心种下了忠孝的种子,同时也让他在遇到成长困惑或犯错后,用极高的道德标准绑架自己、否定自己,形成一种“都怪我,都是我不好,我不行”的心态。
这一次次的经历,就像一个个心结一样放在小谦的心底,同时极度否定自己的痛苦感受也被深埋起来,只想着努力成功,不再与人有太多的情感互动。
当努力也达不到自己期待时,小谦也就心如止水般地活着。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要犯错,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有父母的接纳和帮助,就能把孩子内心的难受化解掉,而不会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因为父母不在小谦身边,并不知情,又或是知道也不一定懂得如何帮助孩子化解,最后才会形成这样的状态。
而颐和用最长情的陪伴,让小谦打开了心扉。
颐和不把任何外在的、人为的东西加诸到孩子身上,让他完全可以做自己,可以回归到他本来的样子。
心扉打开后,先冒出来的肯定是那些曾经痛苦的感受。
所以,小谦最近开始焦虑了。而他越焦虑就越想用学习来缓解焦虑、掩饰焦虑,所以,也不可能学得进去。
这次的个案,郑委老师让小谦看到真相,并通过与父母表达情感,帮助小谦解开了憋在心底多年的心结。
个案结束后,宥谦整个人都变了。
他开始开心地笑了;
他开始与人建立美好的情感链接了
他开始热爱生活了。
更准确地说,他现在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了。
今天,我们把小谦一家参加个案后的感受分享上来,将这份喜悦与大家共享。
正文
01
一对一个案
小谦个案辅导感受
离开幸福吧,走在冷风中空荡的街上,整个人霎时通透了不少。
曾几何时,面向那个所知甚少的世界,年轻的我也充满活力,心怀梦想。
或许,这些早已成为过往云烟,但此刻回忆起,竟还是那样熟悉,仿佛整个人重新活过来一般。
想到初一以来,生活的焦虑与不安,感叹的同时,心理压力也在悄然散去。
我还是那个积极阳光的少年,只不过重活了一回罢了。
看向前方的宁静公路,趁着身心通透舒适,不由得深思北京之行的感悟和收获,回忆所见所得,及所做的每一件事。
此次来北京是带着问题来的,来的路上,慌乱与急躁,即便是我自己,也已有所察觉。
短短的一个上午,我好像去哪都着急忙慌,却从未按时到达。
途中经过的行人,会看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即一个歪戴口罩的人,忽而拎包急行,忽而驻足看向路牌,然后朝另一个方向继续时快时慢的奔跑,身上的外套一会脱了拿在手上,一会又猛地甩在肩上,看上去不可谓不狼狈。
这便是我一个上午的真实写照,其实我的内心远比行为更加混乱。
在赶路时,经常规划到达的路线,计算到达的时间以及思考这段路程所带来的实际意义。
出租车的笛声由远及近的传入耳中,将思绪拉回。
不由得在心里暗笑一声,适才路边短暂的停留,又让我不自觉的陷入沉思,开始回忆与感叹。
这和我上午赶路时,不停的思考又有什么分别呢?
我终于明白何为焦虑,为何焦虑的人每日一事无成。
盖思虑至深者,全身精力皆为琐事所困,是为焦虑。
焦虑者深陷其中,瞻前顾后却不知实践,整日一味空想,又岂能成事?
此节一想明白,登时如乘云驾雾,茅塞顿开。
数小时的谈话,再一次快速映入脑中,使之更加清晰、深刻。
诸葛亮说过“志当存高远”,我常读书,也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当胸怀大志。
此次会谈,郑委老师肯定了我的志向,予我以鼓励,遂令我追逐志向的心更加坚定。
我一时间有一种感觉,即我不是一个人在为志向努力,而是有一堆人在背后支持,想与我共同实现我的志向。
猝不及防眼前一亮,路两旁的灯光变得缤纷起来。久违的亲切与熟悉涌上心头,不用看我也知道,车走到了长安街。
望着窗外在黑夜中悄然挺立的红墙,心血来潮,推开门下了车,感受这浓厚的社会主义气息。
在天安门前,我想到了祖国一步步的建设历程,想到了为国献身烈士们,想到了心中坚定的志向。
凝视中,我突然想到了刘备,想到刘备发迹前也是一事无成,只能卖草鞋度日。而刘备当时唯一异于常人的品质是仁德。
我忽觉,我跟刘备原来也是有相像之处的。
我虽不及刘备仁厚,也没有中山靖王的血统,但有一点我和他是一样的,即待人接物皆怀恭敬之心,刘备胸怀匡扶天下之志,我又何尝没有志向。
至于往后如何拼搏,如何发展,就看我自己的能力了。
对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深施一礼,这次北京之行也落下帷幕。
回想全程,不过三两天尔,着实短暂,然所悟道理,真可谓受教一时,受用一世。
文末,再次感谢郑委老师于百忙之际赐教,宥谦不胜感激。
02
一对一个案
妈妈的感受
郑老师和小谦单独沟通完,叫大家进去,说出了小谦这个生命背后的真相,听得既心疼和震惊又感动和后怕。
心疼孩子生在我家,这么多年过得这么不容易,内心那么苦!
原来孩子进颐和时,已经是存在这些问题,看似一切正常,实则心如止水,孩子内心已经是死了的状态了。
也曾在看见别的孩子释放伤痛时,心想小谦怎么一直没有动静,也没有相信的老师呢?
其实,颐和三年给到宥谦的是爱,是最长情的陪伴,宥谦在颐和可以完全做自己。
正是颐和老师这三年无条件的陪伴,让小谦心活了,才有了现在的焦虑,焦虑对宥谦来说是巨大的好事,孩子的心活了!
我也终于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心死走向心活的状态。
这两年,我和老公一直把宥谦无律的状态归结成孩子没有志向,心里想,等孩子找到志向,一切就会慢慢好起来了,颐和一定能帮宥谦找到志向的!
没想到郑老师告诉我们,宥谦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而且坚持到现在从未改变过。
孩子从小的志向就是要做到忠孝两全!即便他对自己没信心、对自己失望了,也已想好了用极端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心里很震惊和感动,一直知道宥谦的善良、敦厚和美好,却从未看见他的真好!原来我儿有那么远大的志向!这个生命值得爸妈骄傲和敬畏!
感动的同时,心里也产生了深深的后怕:
如果孩子没有来颐和,不知道现在会怎样?
一个心死了的孩子将怎样面对更加痛苦的人生?
如果孩子对自己失望,走上自己选择的决绝之路,爸妈又将如何?
可能我们此生永远都不会了解自己的孩子,永远都看不见孩子真正的好。
选择颐和,也同时救赎了我们自己。
当郑老师说:“放心,我们是不会让他走到那一步的。”一颗不安的心,顿时安定下来。
还清晰地记得,孩子初二脸上再也没有了开心的笑容时,自己内心的恐慌和对私塾教育的失望。
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都不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健康状态,不知道还会有什么路可走。
直到遇到爱与幸福,看见了不是传统文化不好,而是我们家长从未真正践行过它,从未向内看过自己。
宥谦是幸运的,我们全家也是幸运的。
宥谦用自己的痛苦成就了爸妈,让爸妈的生命也走向了越来越好的成长之路,弟弟也因之有了幸福的童年。
终于能够发自内心的感恩宥谦选择我做他的妈妈,发自内心的敬畏这样一个伟大的生命,他是我的儿子,我好自豪呀!
辅导结束时,宥谦还劲头十足地说,要去长安街走走,可是还在出租车上,人就软了下来,一会就困了、睡着了。回到酒店倒床接着睡到第二天十点。
看见儿子睡的又香又沉,心里很感动。
儿子许久没有踏实地睡个好觉了,孩子的心安下来了。
宥谦在回程的高铁上,写了此次辅导感受发给我。
在电脑前看了一遍又一遍,儿子写的很透彻。
每次看到“猝不及防眼前一亮,路两旁的灯光变得缤纷起来,久违的亲切与熟悉涌上心头”时,眼泪都会控制不住地流下来。
儿子心活了,又能感受生活的美好了!原来这是自己心里最在意的事情。
参加儿子的个案,让我看见和感受到了郑老师对每个生命的慈悲和尊重。
这种感受会在心底慢慢发酵、沉淀,感恩北京之行遇见的所有!
03
一对一个案
爸爸的感受
贺新郎
年幼送私塾。
惟愿是,读圣贤书,求娃幸福。
七载四迁路难行,无奈又回世途。
一入体系功利逐,挞责相加亦不如。
不觉间,心门已关闭,感受枯,志向无。
长情陪伴在颐和。
一辙辙,生命成长,古井重波。
儿时意气今由在,榜样要学玄德。
圣贤种子悄发芽,心门重开心又活。
看男儿胸中是家国,凌云志,大风歌。
9月28日得郑委老师个案指导点拨,10月3日读宥谦感受,记《贺新郎》。
结语
最近,妈妈来颐和陪了宥谦三天,我摘抄了其中一段话,也分享给大家:
听到宥谦说,想要好好生活了,看到他收拾得温馨整洁的衣柜,看到孩子在我们面前敢真实提需求了,真的是感慨万千,内心充满了感恩和幸福。
颐和老师三年多的陪伴,还给了我们一个有血有肉,越来越鲜活的孩子。
曾经心如止水的儿子,曾经对什么都没需求的儿子,心终于活过来了。
郑老师等了我们三年,让我们看到了儿子生命的真相和美好。
这份爱真的是太无私和伟大了!
我的心已被爱填满,我的恐惧已消失不见了。
感恩所有老师们的付出陪伴,感恩此生遇见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