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王阜彤先生瑞安方言吟诵调

陶渊明《桃花源记》王阜彤先生瑞安方言吟诵调

2018-05-11    03'47''

主播: 群欢

141 0

介绍:
习自陈胜武老师:追寻温州乡野的方言读书调 20世纪初,清廷废除科举,再到“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逐渐退出课堂,国人也渐渐忘记了本民族世代传承的读书调。随着近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复兴,在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历经百年沧桑沉沦的吟诵也在日益恢复活力。 “礼失求诸野”,吟诵同仁们去民间采录先贤和前辈的吟诵调,那些会吟诵的人大多已是垂垂老者,并且随着岁月正在逐渐凋零。面对那些带着浓重的师承和地域特色的吟诵调,我们时常会深受震撼,并且深深感受到一种时不我待的巨大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些采录来的吟诵视频音频资料,不应该被封存在档案库中成为冰冷的历史标本,供后人凭吊感叹,而是应该鲜活地在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海中传诵,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载体。对于这些前辈和先贤,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让我们一同去学习传承他们的吟诵调。 温州话属于中古音,被称为唐宋语音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四声八调,还保留着许多入声字,温州话吟诵极具学术研究价值。我们努力采录、学习温州先贤和前辈的吟诵,并且通过微信公诸同好。 今人多不弹,古调我自爱!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 王阜彤:高标逸韵君知否 王阜彤(1916—2001),温州市平阳县人。青年时代毕业于温州师范学校,后又进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深造。1946年回到母校温师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生前曾任温州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省政协委员以及民盟温州市委会副主任等职。一生执教五十多年,曾先后出版了《青少年唐诗读本》《唐宋诗词品评集》《文言虚词》《石坦梅翁文稿外编》《司空图〈诗品〉注译》《唐宋诗词论丛》等。 王先生的吟诵,语言融合了平阳、瑞安和温州市区方言的特点,调子朴实,情感真挚,拖音袅娜,不欲辄尽。1984年,他应学生徐世槐先生请求,录制了宝贵的七篇课文录音带,流传至今深受同仁喜爱。 陶渊明《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其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