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为什么会有无知又自大的普信群体?

达克效应-为什么会有无知又自大的普信群体?

2023-02-28    53'13''

主播: 【淘客思】巴图

683 4

介绍:
邓宁-克鲁格效应(英语:Dunning-Kruger effect),简称邓克效应或达克效应(DK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1]但能力欠佳的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并不比能力较佳的人高。[2]邓宁和克鲁格于1999年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此认识偏差,他们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邓宁和克鲁格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能力欠缺者的内在错觉和能干者对外界的错误认知:“无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而极有才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他人的错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