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霞主播之声第57期《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小霞主播之声第57期《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2015-12-05    05'29''

主播: 让声音传递爱

100 3

介绍:
不知何时开始,孩子学会说谎了。虽然有时候他们的谎话很容易被识破,但孩子却依旧一副认真的表情不想承认,这让家长哭笑不得。其实孩子说谎大多不含恶意,父母应先理清孩子不诚实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 小明不小心打破了一个花瓶,然后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可妈妈听到珍爱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恼火,于是把小明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从此,小明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逃避惩罚,就开始用说谎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案例中的小明之所以开始学会说谎,是想逃避责罚并保护自己,这与一开始家长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学龄前后的小朋友尚未发展出明确的道德观,在他们的认知能力范围中,并不清楚“真的”与“假的”、“对的”与“错的”之间差别在哪里。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能让自己舒服、高兴的事就是“对的”,而能避免父母生气与责备的事就是“好的”。 孩子说谎往往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只有弄清了原因,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孩子之所以说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赢得大人的注意 六岁之前的孩子,在他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就是父母,因此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孩子非常清楚自己的哪些举动,会引起父母的注意,当他发现自己说了一些夸张的话或做了一些不当的举动,可以吸引父母对他投注更多的关心与注意时,孩子自然会重复这样的行为。 2、想像力丰富,分不清现实与幻想 学龄前的孩子,因为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阶段,特别是在游戏中,当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时,开始学会运用假设性的语言,例如假设自己被偷、被抢,而不知情的父母常会被孩子的语言吓倒。此时父母应该分清楚,孩子到底是在玩游戏还是内心的想象语言。孩子的想像力有时会超过父母所能理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其实不必太过紧张。 3、自我保护或逃避责任 有时孩子为了自我保护才说谎,狡辩的行为让父母误认为孩子缺乏罪恶感及羞耻心。事实上,正因为孩子有了强烈的自责才会害怕承认,辩称不是自己所做的;或在其以往的经验认知中,承认或说实话的结果,都是受到严厉的处罚,心中害怕。如果家长处理这类问题时,能保持冷静的态度,缓和孩子的害怕,那么他们也就不必以谎言来保护自己了。 有的家长遇到孩子说谎时,会反应过度,好像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也有的家长似乎不去注意这个问题,反而让孩子不知道说话的分寸。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家长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到比说谎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说谎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