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每天为你带来知识大餐。
昨天我为你讲了人生不同阶段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包含“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统称为“人生课题”。想要处理好着三种人际关系,获得人生幸福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为了更好的帮助你更好的区分人生课题,我先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课本都忘在学校。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我猜你一定想尽一切办法地让其学习!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甚至还可能会气急败坏地扯他的耳朵,但是你回想一下你成长的过程,你的父母也用同样的方法来逼迫你学习过?那么,被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学习,你最终喜欢上学习了吗?
面临 “学习” 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阿德勒是如何解决的。他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会采用各种方法,软硬兼施命令孩子学习,这其实是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自然就ui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那么,如何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呢?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选择带来的后果,比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这些后果的最终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当然你可能会说:父母有责任告诫孩子“必须好好学习!”。这是为孩子着想,而不是妄加干涉。“学习”或许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比如面子,虚荣心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那么既然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如果孩子完全不学习,父母也要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学会课题分离就是在了解孩子在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比如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给予帮助,但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就不要指手画脚。
就像有一句谚语说的: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改变”,只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所以即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做到课题分离,让孩子对自己负责,才是真正的爱。越是关系亲密的家人,越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能够过得更加轻松快乐!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留学声的全部内容,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