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1935年,川端康成以此开篇,开始在杂志上刊登短篇文章,直到最后一章故事完结,再把所有故事情节修改整合,在13年后这个故事才冠以《雪国》之名成册出版。这本《雪国》,也成为了川端康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亚洲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作家,颁奖词是这样评价他的:“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确实,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唯美和悲哀是不变的主题,他运用细腻的笔触,完美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而这种写作风格,在《雪国》中表现地淋漓尽致,可以说《雪国》是川端康成唯美主义的最高代表作了。今天,我就带你走进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之境,欣赏川端康成的文学之美。
《雪国》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它的开端发生在开往雪国的火车上。在隆冬时节,闲散的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坐上了从东京开往雪国的列车,这是他第二次前往雪国,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见曾有过露水之缘的女子驹子。而也就是在这列火车上,他又遇到了美丽温柔的叶子。在岛村看来,驹子善良纯真,却又可怜,甚至能为了给少爷看病让自己沦为了艺妓。而叶子美丽神秘,丝毫不被人世间的污浊所污染。岛村倾心于驹子,也痴迷于叶子,整本书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三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来展开的。故事的结尾是以叶子因火灾丧生,驹子不再与岛村见面,岛村再也不去雪国而告终。
虽然《雪国》只是一本爱情小说,但却极具文学性。比如,驹子和叶子,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女孩子,身处完全不同的境遇,但他们却好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书中,川端康成用象征性的描写来隐喻了驹子和叶子的关系,通过这种隐喻的对比,将她们一虚一实,一暗一明,彼此独立却又无法分隔,而驹子和叶子对待岛村不同的态度,也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矛盾情绪。如果说,驹子代表了现实的、物质的,那叶子就代表着美好的、精神的,驹子被不幸的现实所束缚,而叶子却有着不顾世俗的美好,就连最后的死亡也是美丽的。
在书中的最后,川端康成这样描述,“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斜了下来。”这种唯美细腻的文字给了读者更多的遐想,也让人感受到日本“物哀文化”独特美感。
日本的物哀文化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二是世相,三是自然,无论是感动也好,哀伤也罢,都是对于宇宙万物间的情感写照,让日本文学中充满了淡淡地悲伤之情,这同样也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特点。
川端康成的写作风格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明天留学声节目我会为你分享川端康成的成长经历,了解完这些,相信你对川端康成作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和全面。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