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名家:行为经济学带来的启发

诺奖名家:行为经济学带来的启发

2023-06-07    04'23''

主播: 百利天下留学

170 2

介绍:
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今天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最后一期节日,前面两期我着重为你介绍了卡尼曼在行为经济学和前景理论上的研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理论有哪些实际应用,以及对我们普通人有哪些启发。 先稍微回顾一下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卡尼曼从实证出发,指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外在利益的驱使,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请记住,人并不总是理性的,具体来说就是三句话,人在大多数获得的情况下会规避风险,面临损失的情况下会偏爱风险,同时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加敏感。这三句话听着有些抽象,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拿股民的投资行为举例说明。处于获利状态时,交易者是风险厌恶型;处于亏损时,交易者就是风险偏好型。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交易者特别是广大散户的状况就非常符合这个结论。也就是说,许多人一有少量的获利就赶紧卖掉股票而不愿再冒风险等待更大的获利,而一遇到亏损就长期持有,奢望有朝一日股票价格会回升。这充分说明了在一个波动较大的股市中,心理因素也是交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再举个例子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人们对损失更加敏感”。如果你丢了10块钱,同时又捡到10块钱,是不是捡钱的快乐可以抵消丢钱的遗憾呢?其实不是,你还是会觉得不开心,这就是人们对损失敏感效应。这一点可以从神经科学和进化角度来解释。首先,人类大脑对收益和损失的处理区域是不一样的,人类对损失的处理区域与多巴胺系统是相关联的,更加敏感。其次,从进化的角度看,损失规避是人类个体适应恶劣环境产生的普遍机制,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的保障个体的生存和繁衍。 如果我们把这个效应运用到生活中,会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比如说,商家经常发放很多优惠券,而且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会让客户觉得如果我不使用这个优惠券,自己就吃了大亏。你看,商家就是通过制造优惠活动,调动人们的损失敏感神经,由于害怕损失,人们就容易冲动消费。 总之,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已经广泛运用到了金融、政治、管理等多个领域。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让我们看到,现代经济学正在逐渐向经济现实回归,并且越来越讲究多学科知识开始交叉。如果你恰巧是一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期待你可以多学科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理论知识,因为只有在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前提下,经济学才可能有更多更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案例。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研究在逐渐回归现实,仅仅靠数学模型是远远不够的,实证研究,田野调查,等等研究手段或许应该被纳入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再进一步说,经济学之外的学科学习和研究,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亟待解决?很多问题不应该被想象出来,而应该从现实中发现和归纳出来,毕竟科研是为了解决问题,让生活更美好,而不仅仅是为了拿到学位,或者发表一篇好看但没用的论文。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丹尼尔•卡尼曼的故事对你有启发,也欢迎你把本期节目分享给对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感兴趣的朋友们。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