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系列:“夸克之父”的跨学科思维

名校系列:“夸克之父”的跨学科思维

2023-07-08    04'18''

主播: 百利天下留学

125 1

介绍:
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前两期节目我为你介绍了“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的研究以及他联合创办的圣塔菲研究所,你是不是已经看到了如同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一样的形象。为什么盖尔曼能取得斐然的科学成就,圣塔菲研究所又给我们哪些启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盖尔曼被耶鲁大学录取后,本来想学习的是考古学、历史和语言学,父亲却希望他学习工程学,因为父亲认为学习语言学或者历史,以后会饿死,不好找工作,最后在父亲的劝导下,他才接受折中学习物理学。你看,中外父母都是一样的,在孩子选择专业这件事上父母会从很实际的角度出发,考虑未来大家就业情况。你可能说,实际一些对还是不对呢?我们可以辩证地看这个问题。父母和长辈毕竟经历的事情也更多,人脉更广,孩子在人生关键节点上听听过来人的建议是对的。但是光听其他人的建议,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也不行,选择专业时同样得考虑个人兴趣和个人优势。 其实,盖尔曼从小对鸟类很感兴趣,小时候他就跟着哥哥在林子里观察各种鸟,后来一辈子爱鸟,对几千种鸟如数家珍,称得上是鸟类学家。有一次他来中国访问,一连几天都四点半起床,去森林公园看鸟,一看就是三个多小时。他发现的基本粒子夸克,灵感源自于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里面有一句是“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夸克字面上就是海鸥的叫声。 除了鸟类学,盖尔曼对语言学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次他甚至对杨振宁说:“我汉语的读音比你还准!”杨振宁听了只好耸耸肩。 说到这,你可能会说,太厉害了,一个物理学家同时是鸟类学家,还懂语言学。其实不止这些,盖尔曼对生物学、宇宙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学科都有涉猎,覆盖学科之广让人惊叹。 正是对多学科的深入了解,造就了盖尔曼渊博的学识和跨学科思维。在20世纪末他就说过“21世纪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将是横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思维。”这里说的综合思维,其实就是跨学科思维,有能力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大量信息,并进行深入思考,然后用对自己有用的方式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组合后的产物对其他人也有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读大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跨学科思维。具体怎么做呢?这里有几个建议分享给你:首先,尽量涉猎多个学科领域,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外,建议你辅修第二学位,至少选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次,积极参与跨学科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实践,学会和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合作,比如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最后,多多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听不同学科的专家分享,了解不同学科的前沿研究和思维方式。 好的,到这里,“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的故事就分享完了,我通过三期节目为你介绍了盖尔曼的研究经历、他创办的圣塔菲研究所,以及他对我们的启发,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周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