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系列:锂电池的未来在哪里?

名校系列:锂电池的未来在哪里?

2023-08-29    04'03''

主播: 百利天下留学

120 0

介绍:
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今天继续和你聊聊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吉野彰的故事。 上期节目我提到,吉野彰用了15年的时间,才将锂电池这一课题从研究变成现实,并最终投放市场,促进了IT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电池的改革带来了一个时代,也终将引领下一个时代的到来。 由于吉野彰的研究成果,锂电池被广泛应用到了消费电子、汽车等产品上。当时,日本拥有索尼、三洋电机、东芝等多个行业巨头,成为了世界消费电子大国和全球锂电池大国。 在上游原材料方面,日本也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根据日本富士凯美莱2006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在锂电池的四种主要构件中拥有全球最高份额,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市场份额均达到77%,负极材料则是占据了96%的份额,在全球企业中,几乎都没有对手。 然而面对这种盛况,吉野彰却说,“日本电池正立于悬崖之上”。这并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在吉野彰看来,电池产业正在逐渐向中国和韩国转移,这是日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原因也非常简单,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领域,日本曾经称霸世界,但制造却转移到了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相比在日本生产,电池在中韩两国本地化生产必然会更好。 在使用材料方面,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公司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绝缘膜和电解质四大板块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首位。但是最近几年,日本电池早期的核心优势、特别是锂电池上游产业链的强势竞争力,几乎都被中国迎头超越。 根据吉野彰的预判,日本电池产业与中韩两国必然会产生交锋,而决定胜负的一战,就在电动车电池的产业发展上。电动车驱动电池的启动时间,是从2010年日产聆风Leaf上市的时候开始的,所以按照他的推测,15年以后也就是2025年,电动车电池产业将会发生巨变。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锂电池在电动汽车方面的需求已经反超在移动IT设备的需求,此外,每个制造商都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电池使用需求,通过计算可以得知,到2025年,电动汽车中锂电池的使用量将接近移动设备的10倍。 另一个契机,是自动驾驶的发展。2025年以后,自动驾驶等技术转型一定会更加彻底,这样一来,行业又会出现新的课题,特别是谷歌、安卓等研发的一系列操作系统。当下的汽车业态,本质上还需要人类操控车辆,一旦进入更高阶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将主导更多。AI系统电动汽车将凭借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无人驾驶,颠覆人们的世界观。 吉野彰称,现阶段行业里都在追求电池的续航距离,但未来,耐用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好的,今天的节目内容就是这些,明天的留学声,我将为你带来吉野彰的母校——大阪大学的介绍。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