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每天为你带来知识大餐。
春节期间,平均74.5岁的清华大学学霸合唱团的一曲合唱视频《少年》,刷爆了整个网络。我最开始转载这条视频是因为被老人们的精神状态所感动,一群人整整齐齐,鲜红的领结,笔挺的西装,雪白的衬衫,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激情四射高声歌唱“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让人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可能你对这群老人不太了解,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他们是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已经成立十多年了,团员的平均年龄是74.5岁。由于在央视网络春晚上《同一个少年》的表演,使得他们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网友们被爷爷奶奶们的盎然朝气所打动,在弹幕中纷纷表达喜爱,称他们是“永远年轻的少年,热情永不磨灭”,慨叹“只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我们就永远年少!”
他们的精神状态令人羡慕,但真正触动我内心的是他们的发言。
一位老人说:我是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服从分配到祖国最艰苦的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有一个信念,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去,祖国需要我干什么我就一定要把它干好。
还有一位老人说:今年我75岁,实现了我们清华大学提出来的“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
刘西拉团长说:“我们为什么一批老人愿意聚在一起唱唱歌,实际上我们的心里有一种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因为爱,我们每个人奉献了自己宝贵的一生,因为奉献,我们得到了很多快乐,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我们是重新来分享这些快乐。”
我在上班的路上听到这些,不禁泪流满面,他们的情怀多么高尚,多么美好,多么感人,多么有意义!让人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能说出这么纯粹、这么感人的话?于是,我就去搜集了一些这个艺术团的相关资料。
团长刘西拉老师和钢琴伴奏陈陈老师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考入清华,刘西拉老师是土木系,陈陈老师则是电机系,两人现在的岁数加起来正好是160岁。他们同时还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对公派留美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的留学夫妻。回国后两人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前前后后培养的博士、硕士、博士后加起来超过200多个。陈陈老师带出的研究生掌管了半个中国的电力系统。刘西拉老师,1968年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1981年至1985年为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进修,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之后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授。
不仅这两位老师,这个艺术团的其他成员,也大都有着相似的人生:毕业于清华,投身于祖国建设,出国留学深造,再次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建设。
作为青年一代,如何才能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我想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能获得一些启示。
1.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很多人说,这个话题实在是老生常谈,但我不想讲什么大道理,只想提几个问题,你可以在心里默默回答一下。当你74岁的时候,你是否也想站在台上,红领结白衬衫,精神矍铄地唱着歌?当你74岁的时候,你是否也想继续发光发热,影响一代年轻人?当你74岁的时候,你是否也想有那么一个艺术团队,让你可以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你74岁的时候,你是否可以骄傲地说,我培养出多少学生,在某个领域做出了什么成绩?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努力学习,终生学习,才有机会在70甚至80岁的时候,还能鹤发童颜,精神抖擞地吟诗唱歌,还能有着少年时代的精气神,还能为别人带去快乐。
2. 留学的目的和意义。你是否留意到刘西拉老师清华本科研究生毕业,之后去美国读取博士学位后归国。他和他的妻子是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出国留学?另一个清华教授韩秀云在演讲中也说,当年去德国留学,坐火车要九天九夜,身上带着十天的干粮和鸡蛋。出国留学,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有着看世界的勇气和探索科学的精神。作为个人,即使不能探索宇宙,我们总要在生存的地球上到处看看,去别的国家看看。看看我所研究的领域里,别人在研究什么,别人在用什么研究,学战术学方法。掌握一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行业领域领头羊,放眼世界,不负青春。
3. 人生怎样过才算有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如果你现在正青春,希望你把握最美好的年华,希望你的青春开出绚烂的花。等你像他们一样70多岁的时候,你也可以骄傲地说,我把我最珍贵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正因如此,我收获了很多的快乐,现在我来跟大家重新分享我们的快乐。
最后,我想说的是,过一生不难,快乐地过一生有点难,快乐地、有意义地过一生更难,要把自己有意义、快乐的人生信念分享出去, 并且得到一代人的认可,难上加难。而他们做到了。希望今天我的分享能够让你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百利留学声,感谢你的收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