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28年后的重逢,科技发挥了多少作用?

错换人生28年后的重逢,科技发挥了多少作用?

2021-04-16    03'58''

主播: 百利天下留学

128 2

介绍:
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每天为你带来知识大餐。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关注互联网上的信息,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故事,最近“错换人生28年”这个故事的信息时不时的冲上热搜榜,在清明节期间再次掀起了一轮新高潮,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甚至连央视也关注到了这件事。当然,这已经不是一则“新”闻了,2020年2月,江西九江许女士“割肝救子”却意外发现患肝癌的儿子并非自己亲生,这则新闻就冲进了大众的视野,然后事件不断发展发酵,才变慢演变成今天的形势。 但是今天我要给你分享的,不是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也不讨论这个事件谁对谁错,今天,咱们来讲讲,是什么让擦肩而过28年的孩子在28年后又与自己的亲生父母重逢?对,我今天要讲的是这其中的现代技术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DNA亲子鉴定。DNA亲子鉴定就是利用法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鉴定亲子关系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鉴定。人的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及骨头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十分方便。九江许女士在得知儿子姚策患有肝癌之后,第一时间跪求医生“割肝救子”,“只要能救孩子,哪怕要我死也行”。然而,许女士及其丈夫在给姚策做肝源配型时,发现他们的血型是A型,而姚策是AB型。后来经过DNA对比,才发现儿子姚策与父母都没有血缘关系。这项技术,也为后来许母为姚策千里寻亲,找到亲生父母,争取一切生的希望拉开了序幕。 其次是DNA大数据库。DNA数据库是集合所有已知核酸的核苷酸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构、性质以及相关描述,包括它们的科学命名、来源物种分类名称、参考文献等信息的资料库。基因和基因组的资料也包含在DNA数据库中。DNA技术很早就有,但是真正的DNA系统是在最近10年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的主流公安机关都拥有投入使用的DNA系统,比如,针对拐卖儿童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公安部又组织开发建立了全国公安机关“打拐”DNA数据库,使许多被拐卖的孩子和家里亲人得以团聚。这项技术在“错换人生28年”这个案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许女士一家返回当时生孩子的医院查找信息无果之后,经人指引向公安部门求助,找到了全国DNA大数据库。在公安部门协助下查到与姚策相互匹配的DNA片段,这正是姚策原生态家庭中的人在DNA数据库留下的数据,经过检索,确定姚策的亲生父母可能在河南,于是找到了河南兰考县的郭家村。找寻无果后,又在驻马店当地报警,而那里正是亲生儿子郭威的就职单位,然后才携带郭威的血液回到九江做了亲子鉴定后,确认郭威为自己错失28年的亲生儿子,同时也为罹患肝癌的姚策找到了一线生的希望。自此28年前在同一家医院抱错孩子的往事才浮出了水面。 这里提到的这两项技术属于涉及到的专业包括大数据,数据分析,以及生物技术相关学科,从这个案例中也能直接看到相关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和重大案件侦破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所以说,在这一事件中,强大的母爱固然令人动容,但也要感谢这个时代,是科技的发展让更多不可能成为可能,造福人类。 如果你正好在学习这些专业,或者希望学习,相信今天的这个时间能让你进一步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努力学习,锐意创新,用更多的新技术为推动社会进步做贡献!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百利“留学声”,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