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吗?
不是。
如何在古书中照镜子,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可能本期希望会带去一些小启发。
我们分享了《论语》— 学而篇第一的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分数,拿得头筹吗?“时习”就是反复枯燥的复习与坚持吗?为何日日读,年年读,内心还能产生欣喜?
什么是朋友?有朋自远方来在科技先进的今日如何让人“不亦乐乎”?
别人不理解我,我就想争辩,说服,如何才能做到“不愠”呢?
…
这句读了二十多年的金句,如今重读又有哪些新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