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曹斐:去田野,不要生活在二手信息的海洋里

8. 曹斐:去田野,不要生活在二手信息的海洋里

2021-04-20    86'13''

主播: 问题青年Wonderers

380 3

介绍:
【本期嘉宾】 曹斐是中国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也是第一位在法国蓬皮杜举办个展的中国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发展的变化。 【本期介绍】 过去几周,我们不断从身边的年轻朋友口中听到曹斐的名字。 “我陪朋友二刷了她的展。” “为什么曹斐在十几年前的作品,恰好切中了我们今天的处境?” “想跟她探讨,她是怎么看待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想听她说今天的她看到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曹斐,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记录了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同时又充满了情感丰富的个人化表达。作为多年的朋友,我们认真看了曹斐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中期回顾展“时代舞台”。这个展览本身作为一件作品,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了她在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对时代情绪的敏感捕捉,对个体的关切,对身份和角色的反思和重构。 看完展览后,我们去到曹斐工作室,和她聊了聊,作为艺术家,她的发问和探寻,她如何保持创造的热情,如何不断敏感地提前捕捉到未来的时代情绪。 【收听指北】 00:53 展览名字「时代舞台」的重要来由,是曹斐尝试以艺术实践捕捉了中国社会的持续变化,深受流行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影响。 03:43 构建让人有好奇感的空间,能让人能沉浸与漫游。观众进来会先懵一下,然后去探索。田野是自己找出来的。 07:54 Zafka 对展览的解读:每个人都在社会里扮演着一个角色,既定的职业舞台、家庭舞台。但曹斐的作品不断在重塑舞台,重塑每个人角色的可能性。 10:58 Lisa 讲述观展体验,一种松弛、零散而又情感丰沛的感觉。 14:26 作品如同我情感的抽屉,整个系统就在要求我们收敛情感,但我对此感到厌倦。 20:10 当和田野、作品发生情感后,就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个抽象的东西。但这种创作状态可能被认为“不节制”,因为当代艺术总在有意强调一种留白的美学。 34:34 在今天,互联网让人们丧失了对日常的关切。 38:49 曹斐的自我表达和创作,是如何在当代艺术这个体制中寻找到空间并突破的? 45:45 表达的丰盈于匮乏,与身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到田野去,扎进去,才能有所创造,否则无法和陌生人相处,也就无法处理陌生的时空。 56:58 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关系? 01:04:07 过去包含着未来,因为人类的发展史并不一定是正向的文明累积,有可能一场战争就能把所有东西带回农业时代。 01:07:55 作品中透着的希望从何而来? 01:16:39 作为一个艺术家,同时也是妈妈,曹斐对自己的孩子会有什么期望或者担忧吗? 【本期音乐】 Empty Room Waltz - 布拉格乐队 *本曲来自zafka和lisa所在的布拉格乐队。此曲及其他布拉格乐队的音乐被用在曹斐作品《I mirror 》及《谁的乌托邦》中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王黎子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