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微课学习效果的3个关键点和4个典型场景(推荐收藏)

提高微课学习效果的3个关键点和4个典型场景(推荐收藏)

2017-12-20    08'32''

主播: sophia🌿🍷

20 0

介绍:
所谓微课学习,就是通过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的分割,使学员进行碎片化的学习,也称为碎片化学习。然而,尽管大家都在做微课,但其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就结合作者所在企业的微课实践给大家支支招!   提高微课学习的3个关键点  关键点1:全局思维,搭建知识体系 早有做过研究,碎片化知识并不利于人类学习,人类大脑更容易接纳那些具有整体的无拆分的知识。无论碎片化知识设计得多么生动有趣,单单靠一两门微课对一个人的总体知识体系提高并没有太多帮助。 只是因为互联网时代,大家的可选择性实在太大了,才逼着我们采取碎片化的学习模式。那么怎样才能克服碎片化学习的不利因素呢?这就需要在设计碎片化学习时候从全局从发,提前设计学员应该学习哪些东西,建立个人学习体系,再将课程进行拆解。 关键点2: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很多企业都建立会自己内部庞大的知识体系结构,也开发了很多很美妙的学习微课,课程从引入到主题,从案例到练习,从动画到情景模拟,不可谓不生动有趣。 学员也乐此不疲地参与,看似很热闹,但我们是否忘记了做最最重要的一点:学习效果反馈和验证呢?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验证,一方面评估学习效果,一方面也是适时进行课程总结和学员知识梳理。 关键点3:借助视听工具 根据信息传播理论研究,人类对声音+动态影像的感知,要好于对单纯声音的感知,而单纯声音的感知要好于纯动态影像的感知,纯动态影像的感知要好于静态形象的感知。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尽量选择有声音有图像的课件,避免纯文字的课件。  适合微课学习的4个典型场景  典型场景1:新员工培训 我曾经在不同的企业,不止一次地问过企业的新员工,他们最大的担心和困惑是什么?几乎无一例外都告诉我是缺乏对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了解。 而现在是人才快速流动的时期,很多职场人士都进入了不熟悉的企业去工作,企业又要求其必须快速胜任工作,很多企业的员工入职半年了甚至都没有参加公司新员工培训,而微课的本身特性恰好可以做到快速培训新员工。 典型场景:2:制度(流程)知识培训 最近我所在的企业领导就特别头痛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司目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很多新出的制度、流程并不为公司知晓,公司又没有那么大精力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培训。 那怎么办呢?于是我就和我们公司领导商量了对策,组建了一个公司制度、流程可见开发小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公司大大小小近100份制度都开发成了视频微课,并配上声音和动画,然后放到公司学习网站上去,让大家随时随地去点击、学习。 谁不知道哪方面制度的,自己看去吧,看完还必须回答该制度课程的关键问题,以验证学习效果,这样的学习是不是更有效呢? 典型场景3:基层员工培训 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公司会将培训资源重点用在中高层以及研发、销售等重点岗位上,基层员工在组织中的培训资源不多。 有的企业索性开设了一些内部公开课,以便于给基层员工很多学习的内容,但是因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学习内容与工作之间没有关系,基层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这个时候,微课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可以把基于这个岗位的可验证的知识点和一些可操作的技能用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大家随时去学习。 典型场景4:销售(项目)人员培训 企业给销售(项目)人员做培训最大的难点是,这类人员因工作性质的原因,常年在外出差或在工作一线上,几乎抽不开时间来参加培训,参训率普遍不高。 但是公司销售、项目人员的培训又是最应该培训的人群之一。我们要做的,就是需要将视频微课放到公司的学习网站上去,用移动终端随时查询,成为外出人员的移动知识库,或者说移动工具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马上微课库里面去查找,直接找出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微课学习还适合企业文化宣贯、生产人员的培训,大家都可以去试一试。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对于培训人而言,善用互联网工具提升自己的培训效率,自然更是好上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