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无须考核

善良无须考核

2017-11-24    13'36''

主播: 茶语知源

54 6

介绍:
今天与您分享电影《中央车站》背后的故事… 在《中央车站》这部电影开拍之前,导演沃尔特·萨勒斯(Walter Salles)在选角色的时候,挑选了很多艺校里的学生,但都不够满意。 一天,为此一筹莫展的沃尔特到城市西郊办事,在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小男孩问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吗?”沃尔特低头看看自己脚上刚刚擦过不久的皮鞋,摇摇头拒绝了。就在沃尔特转身走出十几步之际,忽然见到那个小男孩红着脸追上来,眸子里现出祈求的光,说道:“先生,我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您能借给我几个钱吗?我从明天开始多多努力擦鞋,保证一周后把钱还给您!” 沃尔特看着面前这个衣衫褴褛、肚子干瘪的小男孩,不由的动了怜悯之心,就掏出几枚硬币递到小男孩手里。小男孩感激的道了一声“谢谢”后,一溜烟的小跑着离开了。沃尔特摇了摇头,因为这样的街头小骗子他已经司空见惯了。 半个月后,沃尔特已经将借钱给小男孩的事忘的一干二净。不料,在他又一次经过西郊火车站时,突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离的老远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请等一等!”等到对方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把几枚硬币交给他时,沃尔特才认出这是上次向他借钱的那个擦鞋小男孩。小男孩气喘吁吁的说:“先生,我在这里等您很久了,今天总算把钱还给您了!”沃尔特看着自己手里被汗水濡湿的硬币,心头陡然荡漾起一股暖暖的热流。 沃尔特再次端详面前的小男孩,忽然发现他很符合自己脑海中构想的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形象。沃尔特把几枚硬币塞進小男孩衣兜里:“这点零钱是我诚心诚意给你的,就不用还了。”沃尔特神秘的一笑,又说,“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业公司导演办公室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 第二天一大早,门卫就告诉沃尔特,说外面来了一大群孩子。他诧异的出去一看,就见那个小男孩兴奋的跑过来,一脸天真的说:“先生,这些孩子都是同我一样没有父母的流浪孩子,他们也渴望有惊喜!” 沃尔特真没想到一个穷困流浪的孩子竟会有一颗如此善良的心!通过反复观察和筛选,沃尔特发现在这些孩子中,确实有几个比小男孩更机灵,更适合出演剧本中的小主人公,但他最后还是只把小男孩留了下来,并且在录用合同的免试原因一栏中只写了这样几个字:善良无须考核!因为他觉得他很善良,在自己面临困境的时候,却把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希望,无私的分享给别人,这是怎样的一种善良啊!而电影中的孩子,正是这样一个善良、博大、无私的人。 这个小男孩叫文尼西斯。在沃尔特的执导下,文尼西斯在剧中成功扮演了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中央车站》也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诸多桂冠。 若干年后,已成为一家影视文化公董事长的文尼西斯写了一部自传体《我的演艺生涯》。在书的扉页上面,是沃尔特的亲笔题字:善良无须考核。下面则是他给予文尼西斯的评价:“是善良,曾经让他把机遇让给别的孩子;同样也是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在我看来,这部朴实的电影最吸引人的不是华丽的拍摄手法,而是它引起人们心里深度共鸣的核心——追寻。正如电影海报所写一样,“一个孩子在寻找他的家,一个女人在寻找她的心,这个国家在寻找它的根。”正是这样一个主题,引起了不分种族、不分文化、不分年龄的世界各地人的共鸣。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缺少些什么,所以要寻找;也似乎只有寻找到了,才能心安。 那么,人心里缺少的、又必须要追寻的部分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人认为是对人性和对美好事物的坚持和期待; 更有人认为,缺少的是一束光,一束照进内心的光。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会感应到世界的光彩;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就能与有缘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们心里有光,即便在最阴暗的日子,也能活出生命的品质,散发出阳光般的温暖… 您觉得呢…
上一期: 你选哪碗面?
下一期: 最后一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