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传》

《叶嘉莹传》

2020-05-31    25'29''

主播: 知足常乐😽😆🎥

73 1

介绍:
如果有什么人的经历能够诠释“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这句诗,那一定非本书的主人公叶嘉莹莫属了。叶嘉莹,号迦陵,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这一显赫的姓氏名人辈出,伴随满清数百年沉浮,其中,就有与叶嘉莹同样以诗词闻名于世的纳兰容若。现任南开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曾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教职。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被中华诗词学会颁授“中华诗词终生成就奖”,著作等身。2018年,叶嘉莹在94岁生日之前,裸捐全部财产,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共计1857万,一时传为佳话。本书编著者熊烨,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律专业,机缘巧合下聆听到叶嘉莹的讲课,被深深触动,遂弃法从文,师从叶嘉莹投身诗词世界。本书由熊烨精心统筹,邀请了叶嘉莹各时期的学生,如在台湾的齐益寿、在加拿大的梁丽芳、私淑弟子徐晓莉、及门弟子王梦川等分别撰写相关章节,熊烨撰写其它内容并负责统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叶嘉莹95岁高龄依然在讲坛默默耕耘,桃李满天下,用她的通透悟彻,为你解答迷津。01家破——早岁那知世事艰1924年旧历的六月初一,在北京察院胡同23号,一个典雅古朴的四合院里,本书的主人公呱呱坠地。那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于是,这个小姑娘就有了一个应景的乳名——“荷”。《妙法莲华经》中有两句偈语“花开莲现,花落莲成”,比喻人生如果要修成正果,必须将外在繁华艳丽都抛撇以后,才有可能。似乎冥冥之中,“荷”这个乳名的寓意,已经暗示了叶嘉莹宛若浴火涅槃的一生。四合院里的童年,是欢快而明朗的。夏天什刹海长堤上的冰碗儿、长夜挑灯读书时母亲的叮咛、细瓷罐中甜香的重阳花糕、西厢房南窗下的姹紫嫣红……这些点点滴滴,日后时时见诸于叶嘉莹回忆的笔端。只是,韶华不为少年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亡***********************************************************************************************************************************************************************************************************************************************************************************************************************************************************************************************************************************************************************************************************************************************************************************************************************************************************************************************************************************************************************************************************************************************************************************************************************************************************************************************************************************************************************************************************************************************************************************************************************************************************************************************************************************************************************************************************************************************************************************************************************************************************************************************************海军工作的丈夫赵仲荪去了台湾,从此开启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忧患岁月。先是丈夫在“白色恐怖”中,因被怀疑思想有问题而被捕入狱,次年,叶嘉莹也遭到牵连,带着尚在哺乳的孩子一起被关押。得辅仁大学校友帮扶获得释放后,流离失所的叶嘉莹,只得借住丈夫姐姐家的走廊。堂兄把她介绍到光华女中,虽有了工作和宿舍,作为“匪谍”的家眷,又饱受冷落。三年后丈夫出狱失业在家,叶嘉莹一天八小时奔波授课,赚钱负担家用。渡海迁台以来,叶嘉莹承受背井离乡之悲,经历身陷囹圄之痛,担负生活窘迫之累,而更使她拙于应对、尤感绝望的,是她丈夫赵钟荪被囚释放后,一腔忧愤难平,经常发作不可理喻的暴怒。回忆曾经的心境和生活,叶嘉莹这样说:“外子蒙冤入狱的不幸遭遇造成他的愤怨,我理解也容忍。社会上、历史上,越是没有工作,没有什么成就的先生,对妻子越要作威作福。因为男子要表现他的权威和尊严。我对这一切的包容,一方面源于夫为妻纲的传统家教在我性格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另一方面也因为养家糊口的负担让我身心疲惫,无力争辩。”出狱后的赵钟荪再也没有工作过,跨越一个甲子的婚姻里,全家的生计,都由叶嘉莹一己承担。那时的叶嘉莹,常常梦见自己遍体鳞伤,母亲要接她回去;或者梦见回到四合院的老家,但所有房门都是紧锁。两个人的寂寞比一个人的孤独更让人悲伤。2008年,赵钟荪去世,叶嘉莹用一首王安石的诗形容她与丈夫的婚姻:“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非独我血流。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叶嘉莹说,丈夫一生不顺遂,他有自己一生无法摆脱的命运和性格,正是“此瓦不自由”,她已谅解,也已经放下。半生风雨半身伤,半句别恨半心凉。这场60年的婚姻,始于义气,终于厚道,虽无爱,但有慈悲。宽容平静,是在低谷里最好的姿态。叶嘉莹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经过挫折,都是过得很顺利的生活,也不一定是好事。痛而不言,迷而不失,叶嘉莹以意志来承受苦难,以坚韧来磨砺自己,不曾诉悲说怨,不接受任何人的怜悯,逐渐走出韶华虚度的憔悴凋零之悲。04授业——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王国维曾有一句感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面对人生的变幻无常,叶嘉莹虽然抱一种悲观深刻的认识,但从未放弃过追寻人生之价值与意义的努力。她没有忘记毕业时顾随先生信中之“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的赏誉,更没有忘记“别有开发,能自建树”的期许。诗词的熏陶,赋予叶嘉莹“放下”的智慧,深刻体会到《论语》中的两个词:“知命、无忧”的含义。至此,心境不再囿于躯体受困的执念,精神便得到了自由。叶嘉莹说:“莲花是凋零了,但还有一粒莲子留下来,那是要将中华诗词文化大播于天下的种子”。从此,叶嘉莹开启了在台湾和海外共计四十年“四海弘文”的传法历程。台湾执教的二十年中,叶嘉莹不但在台大、淡江、辅仁三所大学教授七门课程,晚上还在电视台讲授诗词。1969年,叶嘉莹举家定居加拿大的温哥华,获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生教职,同时,还不断接受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之邀,奔赴各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做学术合作交流。温哥华是一个华人聚集的城市。那些远离故土又深怀一颗赤子之心的海外游子,慕名而来,成群结对,所以叶嘉莹的课堂上常会呈现一个奇特的景观,在年轻学生中间,穿插坐着一众衣冠楚楚中年男女和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老太太,老中青济济一堂,沉醉于古典诗词的妙曼境界。叶嘉莹的学术路数深受顾随先生影响,谈起诗来神采飞扬,物我两忘,那些千百年前的诗人就像她的故交,人物典故、名言锦句,一任捻来。最令人陶醉的是听她将诗词整首吟诵,听过课的学生形容她:“阳光从窗外照亮她如玉的容颜,恍如从古典扉页中走出的诗神。”女人身上最美的就是她的底蕴,举手投足处处透露优雅,一颦一笑皆是书香笔墨流过的踪影。与诗为伴,生活安定,叶嘉莹深感知足。然而命运注定要让叶嘉莹经受更大的磨难。1976年春天,52岁的叶嘉莹去美国东部开会,从温哥华先途经多伦多看望新婚不久的大女儿,会后又飞到美国费城看望小女儿,可抵达费城当天就接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噩耗:当年那个与她在患难中相依为命的大女儿,与女婿出行途中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