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童年的创伤》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童年的创伤》

2020-09-04    30'51''

主播: 知足常乐😽😆🎥

104 0

介绍:
这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特别火。的确,在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童年,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也许你的童年并不那么快乐,也许你的父母并不那么完美,甚至因为自身的人格障碍,曾给你留下无法轻易抹去的阴影,让你在成年后仍然受到自卑、内疚、愤怒等情绪困扰,表现出讨好型人格、完美主义、敏感多疑等性格特征。即使意识到,这一切都源于原生家庭带来的童年创伤,成年后的我们,仍然觉得要让伤口愈合,很难很难。美国作家金伯利·罗斯与临床心理学家弗雷达·弗兰德曼博士合著的《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一书,让我们看到了治愈这些童年创伤的可能。《与内心的小孩对话》这本书是风靡美国30年的治愈系心理学经典著作。作者金伯·利罗斯与弗雷达·弗兰德曼博士都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有着深入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经验。虽然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心理学中的专业术语,但本书并不晦涩难懂。相反,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动情的语言,叙述了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父母的影响下,年幼的我们所受的伤,让我们学会接纳过去、改变自己,摆脱负面的想法、理念、感受和习惯,走出童年阴影,迎来更加积极的人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学习治愈童年创伤的方法吧!01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重新审视你的童年提起边缘性人格障碍,也许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专业术语是这样描述这种心理疾病的:这是一种不能调节、掌控自身情绪,并在内心深处害怕被抛弃的病态。作者在书中用了几个童话中的角色——流浪汉、皇后、隐士、女巫,来描述边缘性人格的症状。流浪汉型的父母习惯扮演“无助的受害者”角色,他们觉得自己过得很苦,没有人爱他们。这样的父母可能会把自己的焦虑与沮丧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子女觉得要为他们的“苦难”负责,不能抛弃他们,甚至觉得是因为自己才让父母受苦的,直至成年都被这种愧疚感困扰。皇后型的父母会觉得子女必须要与他们保持一致,对自己忠心,而如果子女有什么需求,都是不应该的。如果在这样的原生家**大,我们会习惯否认、忽视自己的感受,不敢表露自己的情绪与需求,总是活在父母及他人的期望中。隐士型的父母表现得敏感、偏执,对外界充满恐惧与怀疑。他们会向子女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个世界很可怕,人与人都是互相利用的,表达真实情感也是不安全的。在这样的父母影响下,我们长大后也会变得小心谨慎、敏感自卑,习惯压抑自己的情感,害怕亲密关系和举动,表现得冷漠或偏执。女巫型的父母大部分会潜藏在流浪汉、皇后或隐士之中,他们情绪极端,常表现得飞扬跋扈、胸怀愤恨,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领地,做出过激行为,如毁坏子女珍爱的财物,虐待子女等。父母情绪的反复无常,会让子女生活在恐惧中,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被称赞,习惯于自我否定。这几种人格模型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也许你的父母会同时具备以上几种角色模型中的性格特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这些原生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从未体验过安全的情感依附模式,即从未得到或很少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尊重、赞同和关爱。然而,童年的伤痛已经发生,无法改写。我们回到过去,看看那个为了抓住父母的爱和一丝丝安全感,而不得不变得成熟、懂事,或不断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孤独而无助的小孩,只为更清楚地看清事实,重新审视父母,审视童年的自己,将那些被忽略的情绪重新拾起,坦然面对,然后放手。我们可以用记事本,记录下和父母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种种失落。如:“我在哀悼我失落的童年。我没有义务为我那醉醺醺的、抑郁的父母做饭、清理,那时我才11岁。”我们还可以给父母写一封信(不一定要寄出),倾诉自己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感受与需求,说说自己对父母的真实期望。如:“我总感觉如果不按你们的想法去做,就会失去你们的爱。而你们的爱,取决于我是否听话、懂事、有所成就。多么希望,你们能爱我这个人,就像那些影视剧里,某位母亲特别耐心、充满关爱地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接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精神上的仪式,告别这个理想中的,你所期望的父母。比如为你理想中的父母写一份悼词,点上蜡烛,念出这份悼词,纪念你未曾拥有的父母,然后将悼词埋葬。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拥抱童年的伤痛,感受过去被压抑的情绪与需求,然后放下自责,我们就能真正挥手告别过去,让伤口慢慢愈合。02告别童年的内疚和负罪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前面我们提到,因为幼时的情绪与需求,不断被否认、压抑、指责,我们总下意识地觉得真实表达感受、提出自己的要求是不对的,我们习惯于满足他人的期望,一旦辜负了他人,不自觉地就会产生内疚情绪,即使错不在你。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快并失去了耐心。当孩子说:“我饿了,什么时候吃午饭呢?”这位妈妈一下子叫了起来:“真不敢相信你这么自私!你没看见这还没到饭点吗?”其实,这位妈妈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累了,不想再动了,现在没有精力做午饭。你需要再等一会儿。”可她认为表达自己的想法很自私,无法接受这种想法。于是就把这种内疚感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觉得提出“想吃饭”这个需求是自私的,都是因为他提出了这么自私的需求,妈妈才会发那么大的火。也许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提出过像例子中这样“想要吃饭”的合理需求,却因为父母的否认、斥责、压制,让你感受到表达需求是可耻的,父母已经付出、牺牲了那么多,自己却辜负了他们。这种内疚和负罪感,让亲子关系成了一种捆绑,甚至让我们长大后都在为了父母开心,为了父母的要求与期望而活,忘了自己的人生。如何放下内疚和负罪感,只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呢?我们可以列一个清单,记录下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情,曾让我们感到愧疚。如因为拒绝和父母一起过节,我们心怀愧疚。或当父母大发雷霆时,我们总是羞愧、自责,认为都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当别人帮助我时,我总感觉愧疚、拖累了别人。接下来,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对清单上的事情感到内疚,内疚感在你的家庭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又是如何加强了你那种要对某事负责的感觉。比如因为拒绝了父母,父母很失望,这种被冷落的感觉让我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比如只有承认自己错了,父母才会停止发怒。只有承担起责任,按父母说的做时,我才会感受到父母是爱我的,我是被需要的。然后我们再来审视我们该不该有这些内疚感,我们是否要为这些事情负责。当我们认识到我们不必为父母的情绪、行为负责,却仍然冒出内疚感时,就需要通过一些练习,来摆脱这种感觉,放下你不该承担的罪责。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你无法控制他人的想法。当你对父母说“不”,划清界限时,你是无法控制他对你的评价与责难的。这时候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不如学习一些简明的表达,先表示对父母感受的理解,再明确自己的底线。如“我理解你的感觉,但这次我只能拒绝你。希望你能找到其他的解决办法。”在划清界限、勇敢说不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看清自己真正的需求,开始学会让自己、也让父母,为各自的人生负责。对父母,我们应坦然承认,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的功课,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完成。而对自己,我们应该看见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需求,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可以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同时记录你当下的感受,一点点收获人生的掌控感与自主权。总之,当我们抛下幼时就背到现在的负罪感,放下不必要的内疚,和父母相处时保持界限感,看清自己真正想要,我们就能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03改变应对愤怒情绪的消极模式,重获新生除了内疚,还有一种情绪,可能也从小困扰着你,那就是愤怒。作者指出,不论你的父母是过度表现还是压抑自己的愤怒,他们可能都会难以接受你的愤怒。 在很多家庭,愤怒是一种不可接受的情绪,许多父母会通过关禁闭、处罚、打骂等方式,阻止孩子表达愤怒情绪。有的父母会说:“你怎么敢生我的气,我是你爸/妈。”然而,那些没有被消解的愤怒,就像被埋葬的炸弹,随时有爆炸成碎片的风险。如何改变童年那些消极应对愤怒情绪的模式呢?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感受,某些时候,它可以保护你不受精神上的伤害,比如当你感受到别人将自己的意愿、期望、规定强加于你身上时,或你的底线被侵犯,需要没被满足时,愤怒情绪会出现,而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感知和处理愤怒,愤怒便能促使我们采取积极行动,改变对自己不利的状况。也就是说,愤怒并不是一种无法接受、不可原谅的情绪,压抑与无视只会埋下更深的怨念,我们要做的,应是承认、接受自己的感受,并找到方法应对。表达愤怒并不意味着失控。那些在痛苦流涕前大吼大叫,气愤时夺门而出的表达方式,确实是失控的。但我们也可以选择写信、交谈等方法来表达,而选择权永远在我们手中。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在愤怒的那一刻,想要不失控,很难。特别是从小父母做了不良示范,或是习惯了压抑、自我否认,然后突然爆发的模式。我们可以先把自己爆发愤怒的事件记录下来,通过跟踪、分析愤怒情绪,慢慢调整,改变应对的方法。首先,记录事件。只叙述事实,不掺杂主观感受。接着,写下这件事发生的当下,我愤怒的强度。通过自己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胸闷、头痛等来评判愤怒的强度,用1到10分表示,1表示强度很低,10表示反应强烈。然后,记录自己愤怒清晰背后的冲动想法与强度以及因为你的冲动想法而引发的侵略性反应及其强度。通过记录,我们会慢慢觉察到触发愤怒情绪的深层次原因,找到触发愤怒情绪的想法。再通过冷静、客观的思考,重新评判这件事,构建出新的、合理的想法。记录、追踪愤怒情绪,深刻剖析,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多做一些滋养自己身心的事,如冥想、瑜伽、创意活动、有氧运动等,用健康的方式发泄愤怒,我们就能摆脱童年那些消极应对愤怒的模式,走出童年阴影,将曾被扭曲、压制的情绪吹散,重获新生。04选择新的交流方式,重塑你与父母的关系即使已经长大成人,放下了童年那些灰暗的记忆,我们在与父母相处时,仍然会感觉压抑、被控制、挫败、无望,最终引发争执。书中提到的贝瑟妮,就面对着与原生家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