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弗•伊根巜时间里的痴人》

珍妮弗•伊根巜时间里的痴人》

2021-11-13    18'09''

主播: 知足常乐😽😆🎥

50 0

介绍:
有一首歌这样唱,“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时有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这一生就像是浪花一朵,还没来得及汹涌,就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时间面前,我们显得那么渺小。今天,兹心带来一本和时间有关的小说——《时间里的痴人》,它还有一个译名,叫《恶棍来访》。作者珍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是美国笔会重要成员。2011年,她凭借这本书狂揽包括普利策文学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等在内的42项文学大奖,《时代》杂志评价此书为“美国文学的新经典”,她本人也因此入选了《时代》杂志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名人。这本书构思精巧,由13个短篇故事构成,跨越半个世纪,描述了13个人生阶段。每个故事的主角都不一样,可能这一章的主角,在下一章里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环环相扣,首尾呼应,唯有“时间”贯穿始终。就像漫威宇宙的电影,人物的故事线是慢慢串联起来的,剩下的空白需要我们从别人的故事里挖掘和想象;又像是一张跌宕起伏的朋克唱片,突然的停顿不是结束,而是另外一段高潮的迭起。时间是“恶棍”,它在我们的生命里穿行,无所顾忌,但我们不甘平庸,即使磕得头破血流,也非要撞到南墙不可。那么我们能从这场“时间之旅”里学到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01青春易逝,年轻不是放纵的资本故事应该开始于1979年,正值美国嬉皮士文化的末期。本尼、斯科蒂、爱丽丝等一群好友,在车库里组建了一支朋克乐队。为了显示自己的别具一格,他们表现得无比叛逆,在嘘声中和观众“打成一片”,尽情享受着酒精和朋克带来的喧嚣。之后他们分道扬镳,有人肥胖多病,需要切除大半个胃;有人一事无成,变得穷困潦倒。那段放荡不羁的日子,搭乘音乐梦想的借口,肆意摧残着这群年轻人的身体,挥霍着他们的青春。屠格涅夫曾说:“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的时间相比。”兹心也这样觉得,时间无价,青春尤其珍贵,它是我们滋养生命、洗涤心灵的大好时光。可现如今,多少人仗着自己青春年少,奉行及时行乐的原则,却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埋下了祸根。网上,一位中医医师分享的一个故事,亦可佐证,在年轻时贪图享乐,绝非明智之举。这位医师有一个朋友,是个青年企业家,年少成名,本来前程大好,可他却在生意做大后,过上觥筹交错、载歌载舞的生活,半年换三个女朋友,并以此为傲。医师曾劝诫过他,可他却听不进去,依旧不知节制,纵情声色。结果,他不到四十岁便中了风。此后事业滑坡,自己还是孤身一人,无人看顾,只能在护工的搀扶下坐上轮椅,倚在窗边看人来人往。人们总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心高气傲,初生牛犊不怕虎,执迷用身体和情感做赌注,叛逆地跟生活叫板。但时间是骗不了人的,年轻时候欠下的债,总会在之后的日子里,以另一种方式偿还。为荒唐的青春买单的,只会是自己。兹心始终觉得,年轻是资本,但它不是用来挥霍的,而应该用来开发更高的价值。在没有被世界同化之前,年轻意味着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尝试、去犯错、去争取,用最强的接受力和学习力认识这个世界。当然,前提是要能承担后果。02成熟的标志,在于学会审视和接纳本尼后来当了老板,有个秘书,叫萨沙。萨沙有着悲惨的童年,从小在暴力环境下长大,17岁与人定情,逃离家庭,而后被抛弃,孤身于那不勒斯流浪。期间,她成为了世俗定义下的“坏女孩”,粗俗麻木。她不对人抱有期待,也不再怀有歉疚,像一只刺猬,蜷缩起来,只对人展现锋利的刺。坎坷的前半生让萨沙伤痕累累,却也给了她明辨是非的能力,她看得出谁在逢场作戏,也能感受到谁是捧着一颗真心。直到后来遇见德鲁,她才决定收起棱角,对他敞开心扉,最后也如愿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卡耐基所说,“人对了,世界就不会错,然后性格决定命运。”还不够成熟时,我们总觉得是这个世界错了,可经历得多了就会发现,事实上,所有你不喜欢的事,都在我们身边随时上演。兹心觉得,我们改变世界的机会很渺茫,但改变自己却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不由得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同样是叛逆、逃学,霍尔顿生活在肮脏、虚伪的环境里,对这种假模假式的成人生活十分厌恶,可他不可能再回到存粹的小时候,所以他不得不扮演一个“大人”。他想过逃离,孑然一身奔赴西部,但在妹妹的说服和大雨的冲刷下,他突然领悟到成长的钝痛,意识到改变不了什么,于是他决定回家去,继续生活。再次置身于惺惺作态的社会,霍尔顿的内心却从容了许多。他愿意回归现实,接纳现实,却也没放弃守护心中那片纯净的麦田。兹心觉得,成长就是看得清现实的张牙舞爪,却无法改变的无力感;而成熟就是经历过生活的敲打后,最终学会审视和接纳。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无论对于自己,还是这个世界,在保留内心最后一道防线的同时,学会接纳,努力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才能进而改变自己的世界,完成蜕变和成长。03人到中年,更应该沉淀下来好好生活同是乐队成员,本尼和斯科蒂,一个成为了唱片公司的老板,另一个却沦为一个流浪汉和拾荒者。两人再相见时,落魄的斯科蒂才察觉到,物是人非,自己和曾经的小伙伴如今已是云泥之别。一番感慨后,斯科蒂在路边遇到一对正讨论音乐投递的情侣,他将本尼给的名片送给他们,示意他们去找他,两人很是感激,斯科蒂的心情也重新明朗起来。而此时的本尼,也在看似高级亮堂的写字楼里,面对刚刚被要求重做的“垃圾音乐”,再次兢兢业业地修改起来。还是那句话,中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无论看起来是好是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和无奈,有人为了生计东奔西走,也有人为了权利抢破头。谁不是一边扛着责任,一边咽下眼泪,一边吵吵嚷嚷不想活了,一边朝九晚五地努力活着。《脱口秀大会》里,呼兰说,中年人的生活可比鬼屋可怕多了。年轻人到鬼屋是去找刺激,而中年人早已波澜不惊,面对鬼屋的鬼,就像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跑不动,也跑不掉。这段对中年危机的吐槽,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新人层出不穷,内卷愈发严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还有孩子要上学,老人要赡养,学区房、公积金、社保,这些担子,全都压在中年人的身上,怎么能不难。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玛蒂达问里昂:“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这样?”里昂回答说:“总是如此。”是呀,生活的艰辛是自始至终的,对中年人来说尤其如此。虽然不至于在人生得意时给你当头一棒,但也不会因为已经遍体鳞伤就能放你一马。在兹心看来,生活一点都不慈悲,可时间却是公平得很。因为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任何人的眷恋而停留,谁在好好生活,它便多给一次机会,多留一点幸运,让人能在紧凑的生活中,偷得半分闲适。所以啊,没有谁是体面的,所有光鲜靓丽的背后,都淌着无数的汗水和代价。因此,沉淀下来,放平心态,过好当下的生活,就够了。04人生迟暮,在最后的岁月里将激情燃烧半个世纪过去,美国的科技快速发展,然后开启了PPT和智能手机的时代。人们用指尖输入字符,发送消息,传递最简单明了的感情,已经不需要音乐,也不需要真切的感动和忘我的嘶吼了。只有这群赶上朋克文化末班车的老朋克青年,还在蠢蠢欲动。谁都没想到,步入老年的傅斯科和斯科蒂,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他们选择在年老之时,重返舞台。傅斯科因为疾病,大部分内脏已被切除,这无异于一场“死亡演唱会”;斯科蒂没有手机、不会上网,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让人更没想到的是,他们接近“怒火”的激情,居然烧起了次世代的潮流,人们跟着音乐尖叫、欢呼,为他们的表演大声喝彩。虽然作者最后没有书写他们的结局,但事实证明,时间是可以被克服的,朋克永不落幕。正如狄兰·托马斯那首著名的诗所写的那样:“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这就是街舞》的节目中,有一位日本舞者备受尊敬,他就是47岁的Acky桑(彰英先生)。47岁,在街舞这项运动里,就是一位老人了。作为popping舞种的元老,他有着卓然的成就,是很多街舞舞者的引路人,但他还愿意拿12分的热情去跳舞。他有谦卑,有大爱,教得了大师课,也愿意跟着中国阿姨跳广场舞;武汉疫情的时候默默捐款,用中国人的方式包红包、送祝福;每天早上公园跑步,坚持健身,开朗乐观。也是他的这种对生活和街舞的热爱,感染了许多人。在他被淘汰的这一期,所有舞者一起上台,跳他的招牌动作,是对街舞的尊重,也是对热爱的延续。兹心觉得,热爱,是没有名利也能让人快乐的事情,是不受时间、空间阻隔的事情,是融入骨血,用生命去追逐的事情。老之将至,人之将死,这是自然规律,我们能做的就是为自己的热爱拼尽全力,不留遗憾,仅此而已。时光催人老,人老心未老,只要保持这种心态,那么就能永远保持热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05唱片断断续续,还是结束了。其间的停顿就如人生阶段转折的寓言,所有的停顿都将走向终结,恰如所有的时间都将画上句号。这样看来,时间确实是个“大反派”。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世上所有的事物,最后都会淹没于时间这条长河。我们是一朵浪花,渺小,但不甘被奔流裹挟,在与礁石的奋力反抗中,拼命想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但即使是这微不足道的浪花,也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生命去演绎和雕琢。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