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雪涛巜平原上的摩西》

双雪涛巜平原上的摩西》

2021-12-29    17'27''

主播: 知足常乐😽😆🎥

100 0

介绍:
双雪涛在小说合集《平原上的摩西》中写道:人和人之间有着永恒的距离,谁也代替不了谁。这句话写出了人与人之间无法理解的境况。可有些人,即便外人无法理解,他依然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在这本小说里,双雪涛便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不在意外界眼光,选择忠于自己内心的小人物。无论是穿校服下棋的父亲、反抗“传统教育”的安德烈、对于过往充满遗憾的跛脚人,还是喜欢诗歌的老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人生选择。这些看似普通却怀揣爱和信仰的人们,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在成长和生活中经历的心灵碰撞,也带给我们对于成长的感悟、生活的理解、人性的悟彻。双雪涛曾获得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如今成为东北文学的代表。小说里刻画的人物也都来自于他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沈阳艳粉街,那是承载着他所有童年回忆以及最早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双雪涛一起走近这些“叛逆”的人物,看看他们会带给我们关于人生怎样的思考与感动。01人生的输赢得失,往往只在一念之间生活中,有人把争输赢、争名利、争地位当做生活的全部意义;也有人丝毫不看重这些外部的东西,而更看重内在的追求。双雪涛在本书的《大师》这个故事里就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位父亲。父亲天生酷爱下棋,下岗后仍然沉溺下棋,同时期下岗的人,有的已经做生意发达了,而父亲的话却更少了,终日还是下棋。在爷爷和外人眼里,父亲是不务正业的,父亲的人生也是失败的。可在我看来,父亲在下棋中教给了我宝贵的人生哲理。有人远道而来找父亲下棋,倘若对方输了两局,父亲一定会在第三局输给对方,不让对方太难看。父亲与一位和尚下棋,本来父亲可以赢棋,但看到孤苦伶仃的和尚没有家室,也没有孩子,父亲故意输棋,只是想让“我”喊和尚一声“爸”。表面上看,父亲输了棋,实际上却为自己赢了面子。兹心认为,所谓输了高低、面子,赢了关系、成长。生活中的输赢得失,有时不过在一念的取舍之间罢了。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颜回在布店看到两人吵架,询问才知,两人因为价钱起了争执。卖布的说三八二十四元,而买布的却说是三八二十三元。颜回上前指出买布的人算错了。买布人不服气,要和颜回打赌,还找孔子评理:如果孔子认为是“三八二十四”,他自己就输掉人头;颜回说,若是“三八二十三”,他就输掉头上的帽子。孔子得知情况后,认为买布人算的对。颜回诧异,孔子解释道:你输了,不过输一顶帽子;若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颜回恍然大悟。《菜根谭》中有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兹心觉得,有的时候,输赢并不重要。以输为赢,以退为进,是一种善意,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学会让步,反而能收获更多人缘,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02不随波逐流,是人生最好的誓言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曾陷入这样的“怪圈”:只有成为学习好的“好孩子”,才会有出息;只有考上“稳定”的公务员,才算有所成就;只有在三十岁之前嫁个好人家,才算此生幸福;为了这些世俗标准,我们勉强自己,活得并不开心。兹心觉得,人人生而不同,适合自己的人生,一定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在本书的《我的朋友安德烈》这个故事里,双雪涛写了一位“我”的好朋友安德烈。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从小就具有独立意识。虽然有点反叛,但做了很多别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开学自我介绍,安德烈因为反驳了班主任,得到班主任的呵斥,也从此成为老师眼里的“叛逆”孩子;在国旗下演讲,别人都是按照校长要求准备演讲,只有安德烈演讲的题目是“为什么窨井盖是圆的”,惹得校长大怒;但其实,这个在老师眼里不学无术的坏学生,是个“学霸”。他本可以好好听话、好好学习,但他偏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刻板的教育。兹心觉得,虽然不提倡叛逆,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害怕活成“异类”,才能做出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作家三毛曾讨厌学校一板一眼的教学,上了中学,她开始频繁地逃课。三毛成为别人眼里病态且叛逆的孩子,成为邻居家教育孩子的反面例子。她在日记里写道:“做小孩子,有时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要怎么过自己的一生,大人自然得问都不问你一声。”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反叛刻板的学校教育。她虽然不喜欢上学,但她从来不讨厌读书。她阅读了很多书籍,从古典小说到西方文学,最终在她热爱的写作领域闪闪发光。兹心认为,别人的路始终都是别人的,按照别人的道路去生活,是对自己生命的亏欠。坚定自我,不随波逐流,不轻信盲从,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才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完成的课题。03凡是你想拥有的美好事物,都要付出某种代价有句话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兹心觉得,凡事美好的事物,我们都要为此付出代价。然而,为了喜欢的事物,付出再多代价也值得。这也是双雪涛在本书《长眠》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的道理。小说里,老萧出生在北方一个极其偏僻的农村、从小酷爱诗歌的人,因为热爱诗歌,我和老萧成为朋友。然而,不一样的是,毕业后老萧仍然坚守着自己喜欢的诗歌,代价就是他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连带着女友也只能和她一样生活在农村。老萧是有着崇高人生追求的人,而对比之下的“我”就显得平庸。本来“我”也酷爱诗歌,但迫于生计,“我”放弃了热爱的诗歌,到银行工作,每天想办法让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兹心觉得,面对梦想与现实很难两全,那些为了梦想舍弃现实的人,才显得可贵。在现实生活中,双雪涛也曾为了写作梦想而不惜放弃稳定工作。2007年毕业后,双雪涛在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工作。五年后,厌恶枯燥乏味生活的他,经过深思熟虑,辞去这份在别人看来十分稳定的工作。彼时的他已经从事写作三年,且凭借小说处女作《翅鬼》获得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他不惜告别安稳的世俗生活,遵从自己的意愿去写作,让人钦佩不已。看到一句话:“别再怨梦想与面包两相碍,其实真正阻碍你追求梦想的,不是你手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面包,而是自己的惰性。”兹心觉得,实现梦想往往要比赚取面包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要告诉自己要承受不确定的结果,这才是阻止大多数人放弃梦想的原因。世界上的所有美好,都要付出代价。兹心认为,也正因为人生充满不确定性,获取一样东西要用牺牲另外一样东西去换,那些不顾一切选择自己热爱、坚持自己热爱的人,才是生活的勇者。04真正的成熟,从理解父母的那一刻起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一直伴随每个人的成长。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和要求,对子女来说也常常是一种束缚。曾几何时,我们也都想要逃脱父母的管束,但某一天我们长大了,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双雪涛在本书《跛人》里,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想要反叛父母、最终还是回到父母身边的“我”。“我”的妈妈是老师,妈妈对于“我”的学业抱有很大期待,甚至告诉“我”,如果“我”高考落榜了,她会去死。母亲的期待给了“我”很大压力,当高考最后一科结束后,“我”感觉自己要落榜,就在女友刘一朵的怂恿下,两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叛逆出逃。就在“我”为了自己的逃脱而兴奋时,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中年男人,改变了“我”的想法。中年男人常年外出打工赚钱,和父亲关系生疏,父亲临终前都没跟他说一句话,给中年男人心里留下一生的伤痛。这让“我”知道没有亲人陪伴的失落感。于是,“我”决定回家,回到父母身边,开启复读之路。兹心觉得,子女常常责备父母的严苛,想要逃脱父母的掌控,自由遨游在自己的天空里。但其实父母都是为了子女好,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而这一刻,也意味着我们的第一次成长。想到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说,她小时候,父亲对她很严苛。从来不让她参加娱乐活动,每次高中寒暑假还要她在外面打工。董卿曾一度无法理解父亲,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董卿慢慢体会到了父亲的用意。正因为父亲年轻时曾遭遇生活的磨难,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才教育女儿要坚强,也着重培养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兹心觉得,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要学着与过去和解,与父母和解。理解父母的不易和用心,不要给未来的生活留下太多的遗憾。05双雪涛在访谈中说过:“这正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所在,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就会发现,坚持自己是多么困难。”在这本小说合集里,有的人就算不被人理解,依然选择坚持自己,就像爱下棋的父亲,喜欢反叛传统教育的安德烈、爱写诗的老萧。当然,也有人因为理解别人,而选择放弃自己的叛逆。但无疑,他们都是忠于自己内心的人。他们身上也都带有一种超越俗世的偏执,都不希望被别人定义,只想用自己想要的样子生活下去。就像小说里写的:“只要你心里的念是真的,只要你心里的念是诚的,高山大海都会给你让路。”兹心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被别人去定义,但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只接受自己的定义。每个心中有信念,并依照这种信念生活下去的人,都是值得骄傲的人。新的一年,愿每个人都可以忠于自己,活得自在,爱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不辜负这珍贵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