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

巜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

2022-02-24    18'39''

主播: 知足常乐😽😆🎥

27 0

介绍:
知乎上有人问:你读过的小说中最虐心的一句话是什么?答:“乡下,爷爷收”--《凡卡》,四千多网友点赞认同。9岁男孩凡卡在外做学徒,受尽虐待,写信求乡下爷爷带他回去。可他不懂不写准确收件地址,信永远寄不出去。平淡的语句虐得读者喘不过气来,作者契诃夫的功力可见一斑。契诃夫是俄罗斯著名剧作家、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巨匠,他在中国知名度极高,多篇小说如《凡卡》《变色龙》《套中人》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他的作品虽然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是对社会的剖析批判、对人性的描摹刻画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历久弥新。成年后读契诃夫的小说,会回味起年少时语文课上,老师们讲解过的主题思想、讽刺揭露。不过除了这些,小说的点滴细节里其实还藏着过好生活的道理。今天,兹心带来了《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这本书精选了他二十余篇短篇小说佳作。让我们走进书本,看看语文课堂外的契诃夫,讲过哪些通往幸福生活的秘密。01所谓“捷径”,其实最坑人电视剧《婚姻保卫战》中有句台词道:“人啊,不能老想着走捷径,你以为你抄了个近道,弄不好是个岔道,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了。”不少人想走的“捷径”,是不劳动少流汗,少付出或不付出就能获得名利。这种抄近路看似很美妙,其实最坑人。《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的女主安尼娅家境贫寒负担重,她为了钱嫁给了老年官员,放弃了劳动来糊口。不过冷漠刻薄的丈夫并没有在经济上帮助安尼娅和她的家人,反而怂恿她参加舞会结交权贵,来帮助自己升官进爵。美貌动人的安尼娅从此成为交际花,成日与垂涎她美色的富豪高官厮混。丈夫如愿获得晋升,但得势的安尼娅再也看不起丈夫,只会问他要钱花销,也没再管过父亲和弟弟。安尼娅貌似风光无限,却没想过富贵荣华终是泡影。当她容颜老去、美貌凋零,权贵们会像丢垃圾一样抛弃她。到时候她该如何面对势利的丈夫和已经生疏的家人?茨威格在《断头皇后》中写过:“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形容安尼娅真是再贴切不过。人生不可能凭空得到馈赠,所有的获得必然会支付努力或其他代价。投机取巧的所获,没有脚踏实地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心理认知和综合实力做支撑,很容易在未来灰飞烟灭。更别说还有走“捷径”直接掉坑里的。2022年2月7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半决赛,韩国热门选手黄大宪、李俊瑞犯规被判出局。韩国队在短道速滑上以“黑手”闻名,在摄像机相对落后的年代“所向披靡”,这次遇上“猎豹”高清摄像机栽了。运动比赛追求公平对决,“犯规”不是通往胜利的近道,而是歧路。“捷径”本身就不会安全稳妥,充满了隐藏的风险和代价,到头来极可能得不偿失。作者苏心说得好:“真正聪明的人,从不投机取巧,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建起自己的高楼。”兹心觉得,习惯了轻易获得的人,很难再吃得了努力的辛苦,往往慢慢变得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你以为走捷径会占便宜,殊不知迟早会掉进深坑。美国女高音歌唱家贝弗利•希尔斯说过:“任何值得前往的地方,都没有捷径。”一步一个脚印,才是通往人生幸福的真正“捷径”。02摆脱亲情绑架,自己抉择人生走向“亲情绑架”是近年来的网络热词,意思是以亲情的名义过分地要求亲人付出,利用亲人间的感情和责任感,来控制剥削亲人满足个人的欲望,仿佛绑架勒索。这种事自古有之,也存在于19世纪末的俄罗斯。《一个画家的故事》中,男主画家与一位贵族女孩情投意合,女孩母亲也喜欢男主。但女孩深知两人能否结缘,完全取决于她姐姐是否同意。原来女孩家中父亲早逝、母亲懦弱,专横强势的姐姐说一不二。姐姐因为和男主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针锋相对,非常讨厌男主。即便妹妹和母亲伤心痛哭,姐姐也硬是拆散姻缘,并把母亲妹妹送去了外地。恋爱结婚是人生大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交往的对象是否合适,得当事人自己接触了解、判断抉择。亲人的意见当然重要,但也只能作为参考。小说中的姐姐因为自己的喜恶就逼妹妹立刻分手,实在太霸道。即便是父母,也不能越俎代庖替子女做决定,何况兄弟姐妹。可以想象,姐姐会说着“都是为你好”“我是你姐不会害你”这样的言语,磨灭妹妹的主见,最终逼迫妹妹无条件服从自己。这种亲情的绑架,损害了弱势一方的利益,会影响、牺牲他们的幸福生活。电视剧《女心理师》中,蒋静幼时父亲出国,再没回来,母亲就把所有的生活和情绪重心放到了女儿身上。她严格控制蒋静的吃穿住行、一举一动,一切都要按她设想的轨迹来进行。每天放学她都要翻看女儿书包,有外人在也不给女儿面子;每天逼迫女儿高强度练习钢琴,弹不好就不给吃饭,不管女儿真正喜欢的是打鼓;即使女儿后来三十岁了,她也继续控制女儿的穿着,阻止女儿去心理咨询,还没收女儿手机。蒋静因此抑郁得暴饮暴食,甚至试图自杀。母亲以为是为女儿好,想培养她有出息,其实是在“囚禁绑架”女儿,把失去丈夫的恐惧和伤害变相转移到女儿身上。亲人之间理应互相关心帮助,只是凡事都有限度,亲情越界也会引发悲剧。有句话说得好:“孩子,如果伦理变成压迫,亲情变成绑架,你就应该是那个站起来大声说‘不’的人。”兹心觉得,亲情本应是人生幸福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认真聆听父母亲人的意见,但得自己深思后做决定;认真承担家庭义务尽量帮助亲人,但要远离吸血鬼。这样,容易离人生幸福近一些。03精神独立,才不会丢失自我宫崎骏说过:“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人生在世,物质和精神都要追求独立。过于依赖别人,指望落空后容易绝望。《宝贝儿》的女主奥莲卡,对精神幸福的指望完全依赖于男人。正如文中所说“显然,要是不依恋一个人,她就连一年也活不下去。”奥莲卡有过三任丈夫或情人,她每回都是深爱和依赖对方,连谈吐见解也努力跟随对方。每次对方去世或者离开,她的精神世界就会崩溃,完全没了生活的主见和勇气。最后她重新振作,是把所有的母性情感倾注到了情人的儿子身上,甚至愿意为没有血缘的男孩付出生命。奥莲卡的情感模式是畸形的,她失去依赖对象,就跟丢了魂似的。这种状况下不可能自己掌控好人生,更别说过得幸福。精神独立的人,明白把生活寄希望于他人,远不如靠自己来得放心。近现代著名画家潘玉良生于清末,年少时不幸沦落风尘,后被贵人赎出,纳为小妾。丈夫对她很好,按照常理,她应是安享富贵,做只笼中的金丝雀,抓紧生子傍身。但潘玉良却不愿走寻常路,她热忱学习画画,先是高分考入上海图画美术院,后又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慢慢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走。唯有靠自己,才最靠谱。有人说,真正的精神独立就是拥有成熟、正常的三观,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兹心深以为然,人只有实现精神独立,才能不因外界影响丧失自我,才有底气靠自己去赢取人生。精神独立的人,生活中少了谁的陪伴都不怕。哪怕一个人,也敢于去追求幸福人生。04心灵安定,在能找到人生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书中写过:“看不出个人生命有何意义、有何目标,因而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思的人,最是悲惨了。他很快就会迷失。”人活一世,吃穿住行是基础的生理和物质需要。还得想明白这辈子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而来,不然总会活得迷迷糊糊,没有方向。《文学教师》中的男主尼基丁年少贫穷孤苦,艰苦奋斗终于成为省城中学的教师。他幸运地和一户有钱人家的漂亮女儿相恋结婚,还得到了楼房和丰厚的嫁妆。最初,尼基丁对男欢女爱和富足生活非常满足,感到非常幸福。随着时间推移、周遭变化,他慢慢觉得空虚,认为自己的幸福是白白得来的。最后,他感觉周围一切都很庸俗,甚至萌生逃离念头。尼基丁虽然物质生活丰裕,但是心灵并没有长远的追求。没有找到人生意义或使命的他,失去了奋斗方向,当然会迷茫不安。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写道:“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人一旦找到使命,就有了长久努力的方向,能找到很多事去做。有事忙生活就充实,不会再瞎想,心灵自然就安定。这种有追求在奋斗的状态下,很容易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作家余秋雨讲过一件真事。美国企业家贝林出身贫苦,奋斗过程中曾定下几个目标,结果他不到六十岁就全部实现,成了世界级大富豪。之后他失去人生方向,一度都不想活了。直到他因巧合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使命,那就是去做慈善,帮助别人,他的生命由此重新绽放光芒。无论富贵贫穷,每个人都可以思考并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可大可小,并没有标准的答案。《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人生意义并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兹心也是这么认为。给大家分享美好的书籍和知识,是兹心的人生意义之一;而每位读者,都可以想想自己的人生有什么长远的追求。发现人生意义的人,内心不会彷徨迷茫,而是满怀信念并感到幸福。05契诃夫的小说,反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罗斯的社会现状和人生百态。但他讽刺或描摹的一些故事人物,生动鲜活,在当今也能找到原型。名著之所以是名著,自然有它经久不衰的缘由。小说中人物形形色色,为各种抉择烦恼迷茫纠结;今人依然踌躇苦恼于相同或类似的事情。难怪圣经中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希望小说中人物走过的弯路,读者朋友们能够不必再走;希望小说中写过的幸福生活的秘密,能帮助到每一位读者朋友。语文课堂外的契诃夫,也是座生活的宝藏,值得我们反复阅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