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日子《永远朝天门》影像文献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展,这是继《再见十八梯》、《你好化龙桥》之后,渝中区“城市发展三部曲”的最终篇,也预示重庆母城过去一轮的向新和向上正翻开新的篇章。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建于公元前314年,明初戴鼎重建,为重庆主要交通交易枢纽之一。1949年后,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朝天门码头一再扩建,沿两江纵深排开。城门原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曾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1127--1279)偏安临安后,时有钦差自长江经该城门传来圣旨,故得此名。
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夹马水"景观,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右侧长江容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自此称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朝天门为重庆沿江九门之一,位于重庆半岛的东南尖端,低水位沙嘴海拔为160米,是市区最低海拔处。长江的九大主要支流之一的嘉陵江在此与长江汇流,一泻数千里注入东海。重庆是素称"黄金水道"的长江的重要港口之一,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市。在这里,每天运送数千客人游览壮观的长江三峡,吞吐着万吨货物。
朝天门老城门在哪里?巨大的广场和新建的码头,早已替代了这座城门所具有的地标性意义。而在老居民的记忆里,朝天门老城门,仅是父辈口中,永听不厌的那些美妙传说。在专家们的指引下,我们终于在如今已废弃的朝天门缆车道下,找到了这个重庆第一门的位置。
据吴涛介绍,在戴鼎所筑的城门当中,朝天门是最大最雄伟的一座,景色也最壮美,它位于重庆半岛东北尖角处,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而据清代有关图经记载,朝天门建在江崖高处,门外是下到码头的长坡,远看十分雄伟,城门为双层结构,正门之外还有瓮城,瓮城门向北,入瓮城右拐,才是朝天门正门,正门朝东,与外城门呈直角。在朝天门外,瓮城门额上,刻有"朝天门"三个大字,正门额上则刻"古渝雄关"四个大字。
吴涛说,也许正因为朝天门在各门中最为险固,易守难攻,所以从历史记载来看,它似乎从未被大军直接攻打过,敌人一般都从相对容易的地方进行攻击,如千厮门、通远门等,所以朝天门的军事意义只是震慑性的,它的重要性,主要还是体现在经济和政治意义上。
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自古江面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江边码头密布,人行如蚁。门外沿两边江岸有不少街巷,虽以棚户、吊脚楼居多,可也热闹成市,商业繁盛,门内则街巷棋布,交通四达。所以后来,这一带仍是城内最繁华的商业批发零售区。
不过,古时朝天门主要的作用,还是如民谚所说,是"迎官接圣",即上级有重要官员来重庆,或者皇帝有圣旨、诏谕到重庆,就都在朝天门码头靠岸,地方官员也到朝天门码头迎接,这也是朝天门得名之由。据说,早先朝天门码头是不准一般民船停靠的,为的是防止闲杂人员等影响治安,后来,虽然取消了这个禁令,但民船也只能靠旁边小码头,最大、最好的码头,仍然是留给官船用的。
朝天门老城门消失于何时吴涛说,据史料记载,1927年,重庆设市,为了扩大城市规模,解决街道狭窄和交通拥挤问题,重庆开始进行近代市政建设,其内容主要是扩建码头和拓宽道路,包括城墙、门楼和房屋在内的旧建筑,被成批拆除,原有城市格局变化加速,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撤除。
“朝天门”是重庆的门面
也是传说中的“码头之王”
朝天门,两江交汇之处
也是重庆百年来去之路。
朝天门是渝中半岛上的一块小陆地
正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处。
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变迁
朝天门作为重庆母城的源头
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地标。
时代的高速发展也为她穿上了时尚的新衣
而你是否还记得她曾经的朴实
和她养育的那群朴实的老重庆人?
如今,一座座联通彼岸的大桥,扩建的码头以及拓宽的道路缓解了朝天门特殊的交通问题,崛起的高楼大厦,长江流域穿梭的船只也见证着重庆经济的飞速发展。
轿夫、纤夫、码头搬运工已经变成了朝天门特有的一种文化,甚至是棒棒这一职业的从业人数也变得极其珍贵。你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以及时尚现代的重庆青年。
朝天门也是重庆城市变迁的见证者,是整座城市的精神象征,它也肩负起了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逐渐成为重庆国际化和经济发展以及商贸核心。原来的码头中心已成功转变成了一个商贸中心。
未来朝天门将以来福士广场、光控朝天门等为核心着力打造成为集总部贸易、品质消费、奢华酒店、服务式公寓等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新引擎。
朝天门的精神也可以带着重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向前发展。
朝天门已经渐渐转变了她的功能,而渝中这座重庆的母城已经成为了重庆中心商务圈,是时尚潮流的代表,经济文化的融合。
她宽容,海纳百川;她包容,接受差异。正是这样,才有了她的多元化发展。
永远的朝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