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2017-07-29    08'37''

主播: 大鸣大放

367 10

介绍:
生 活 本 无 聊 · 有 趣 的 是 你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一种病,治不了。  红玫瑰陈奕迅 - 认了吧  01. 林夕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陈萧伯纳说:人生有两种悲剧, 一是得不到自己心爱的东西, 二是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东西。 在乎你的,你置之不理。 不在乎你的,你却死心塌地。 有所谓对你的,却无动于衷, 无所谓于你的,你偏偏跃跃欲试。 我们都中了“得不到才是最好”的毒。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一种病, 还治不了。 李碧华在《青蛇》写道: “每个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两个男人:许仙和法海。 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他偶一欢心的金漆神像, 生世静候他稍假词色,仰之弥高。 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 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但也会因他没一句话说得准,没一个动作硬朗而嫌他。 万一法海肯臣服呢,又嫌他刚强怠慢,不解温柔,枉费心机。” 你看,人是多么矛盾, 没得到之前,总会给自己拿出一万个借口说他的好, 而得到之后,也总会在平淡生活中挑出他的缺点来。  02.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 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才是永恒。 得不到的事物之所以比得到的更好, 是因为Ta给了你充分的想象空间, Ta基于你的想象而变得越来越完美。 有的读者写过感悟给我: 如果可以,不要手机和电脑, 但凡有点熟的人也都不要去联系, 陪自己去一个遥远的完全陌生的地方, 或另一个小城镇、或山间、或田野、或乡村, 去独享属于自己的那份孤独与寂寞,不是逃避,是让内心沉静,更平静。 三、五年光阴,能有沉稳、坚定、平和、悠扬的模样吗? 或许也可消失一段时间,任谁也联系不上,不为别的,只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03. 薛冰悟得了一个道理: “所以不要奢望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不是和他在一起就能够一切如意。 这个世界和别人无关, 别人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助缘, 是我们发现自己、阅读自己的镜子。 当你真正放下了心中的索求, 才会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 我们别被“得不到的(错过的)才是最好的”所欺骗, 毕竟连自己想要的东西都没有想清楚, 别人是无法给你答案的。 哪怕别人给了你答案, 你若不知如何抉择, 怎么走,你都会发现路是错的。 别以为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都写成了诗。 我们的苟且是一群人的诗和远方, 而我们的诗和远方就在另一群人的苟且里。 得不到的,从来金贵。 有人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这是一种美好,也是一种遗憾。 美好是因为那个安静有爱的画面, 那种关于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愫的暗暗滋长, 那种透露出一种淡淡因缘交际的遐想。 而遗憾终究是没有相遇,没有互相寒暄, 就像他看完了风景,转头回去了, 留你一个有心人,望着一个不知者暗暗伤感。 实际上,无论你在桥上,还是桥下, 选哪一条路走,成长都是一样的。 所见的美好,如果是暂时的, 自己又为何跟自己折腾呢? 你放过自己,接受不完美,便获得智慧与坦然; 你不放过自己,就永远活在怨怼、假设与追悔中。 如果你一直握着手中沙不放下, 那么我们将永远腾不出手来去捧未来另一半的脸庞, 也牵不到对方给你伸来的一股热爱。 也许这样你也觉得不可惜, 但想想,得不到你想要的,又不肯去得到自己不想要的。 那我们岂不是早就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人生选择本就在想和不想里, 何苦这么相信自己,哪个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 或者哪个是对,哪种是错? 人啊,有时候真的不要太相信自己, 更不要相信还在赌气时候的时候。 那些真正过得好的的,从来都是淡出淡入, 不让自己被他人灵魂“囚禁”, 也绝不会去勉强世事无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