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
新闻外的美国(文/黄昉苨)
抵达美国亚特兰大市的第一天,是周日。我和老陈饥肠辘辘,而城市空旷寂静——饭店都关门了。
这时候,一家快餐店老板娘就跟观世音菩萨下凡似的,出现在街对面的玻璃窗内。
“我们今天不营业,”面对我的询问,她略思索了片刻,“不过,进来吧,我给你们做点吃的。”她特骄傲地推荐了店里的绿咖喱虾拌米粉,也不肯收我们的钱。
另一天,等出租车的那么会儿工夫,酒店门童跟我们聊了两句,听说老陈是来美国读书的,告别的时候,他不收我们的小费,却叮嘱说:“把钱留着好好上学。”一时间让人有点恍惚,仿佛穿越到了学雷锋时代。
还有上周五,走在校园里,突然一个陌生人好开心地与我击掌,说:“周末快乐!”
这就像跌进了一个异次元世界。来美国后,我一度不适应每天撞见那么多没事儿就笑的脸庞。在这样的热情面前,我局促不安的回应几乎称得上冷漠或僵硬。
……
类似的经历多了,我忍不住琢磨一件事儿。如今这个时代,很容易就会以为自己了解海外。毕竟,异国发生的许多新闻几乎都能同步传回国内,社交媒体上的公众号都能围绕热点分析得头头是道。然而就像老话说的,人往往只看见纸上的墨点,却忽视了更大片的白色。媒体天然对准“墨点”下工夫,谁又知道更大面积的“白纸”是怎样的白?
我最没想到的,是曾经在大不列颠经受过一年新闻专业主义洗礼,又回国专注报道过国际新闻一年多的自己,这回一到美国,还是惊讶,还是时不时大跌眼镜。
我对本地人司空见惯的许多细节都会目瞪口呆:PM2.5指数是6,本地软件给出的评级是“良好”;超市里的卫生巾包装上印着女性跑步、游泳,运动得热火朝天的场面;大学的食堂内外设置了许许多多带插座的桌椅、沙发,乃至可以躺着睡一觉的彩色大抱枕;口袋里的手机偶尔会响起警报声,有时候是报告附近有小孩被拐带,请所有人帮忙寻找,有时候是政府发布的灾害警报。
也并没有多么稀罕,只是每个细节都让生活好一点点儿。
夏季的某一天,收到洪水警报一个小时后,一场瓢泼大雨砸到了我们住的小区。
地面没有积水,街上则空无一人。我忍不住想起在北京数年前经历过的一场著名的大雨,自己在淹到脚踝的水中欢快地蹦,并不知道不远处许多人困在立交桥下的积水中。如果当时每个人的手机也都能提前一小时凄厉怪叫一声,事情又会怎样?
并没有什么如果。在亚特兰大,这只是再平淡不过的一天。大概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去想,因为这些微小的细节,有多少悲剧被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