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雨巷 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的作者戴望舒是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中的翘楚,而雨巷一诗是他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此类诗歌多用含蓄的暗示注重于情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