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对吃的执着,黑暗料理界的扛把子“fish and chips”有话要说

提到对吃的执着,黑暗料理界的扛把子“fish and chips”有话要说

2017-11-02    12'40''

主播: 别样FM

250 2

介绍:
一大早,就想骗我去吃好吃的。 【别样原创】【撰稿:风逝】【主播:荭鸶】 ———————————————————————————————————— 谈到英国,很多人会想到壮丽的苏格兰高地、波光潋滟的泰晤士河、时尚与复古完美融合的伦敦,又或者是举世闻名却又并不存在的贝克街(福尔摩斯住在贝克街221号)和9¾站台(哈利波特中通往霍格沃茨的火车站台)。 但这些对于吃货来说太过遥远,提起英国,他们能想到的全是黑暗料理和速冻食品。 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fish and chips——炸鱼和薯条无疑。 曾经有位留学英国的小哥哥表示,炸鱼和薯条是他拉近与世界各地小伙伴关系的大杀器之一。 面对不熟悉的各国留学生,通常只要“吃了吗?吃的啥?fish and chips?Oh my god!”就能迅速的打开话匣子。 鱼薯之于英国,就等同于意面之于意大利、鹅肝之于法国、饺子包子面条之于天朝,那是响当当的国菜啊。 也难怪当各国友人热情自信地夸赞本国国菜时,英国孩子们默默低下头,埋葬自己受伤的心。 诚然,鱼薯给英国招黑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上,它却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小透明。 早在16世纪,满世界流浪的犹太人,就把原产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炸鱼这种烹饪方式,带到了英国。 因为不是原创,所以咱们天朝的炒肝儿是非遗,而鱼薯就不是。 最早,炸鱼和薯条并不是一道菜,而是分开卖的两种食物,英国甚至没有“chips”这个词。 直到1859年,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出版了《双城记》,他在书中第一次使用了“chips薯条”这个词——没错,这词是他硬造的。 第二年,“chips”这个词就在全国通用了,足以证明狄更斯绝对是畅销排行榜NO.1。 毕竟狄更斯的魅力,是连19世纪文艺圈非著名交际花安徒生都盖过戳的。 这一年,一位叫做Joseph Malin的英国人,在伦敦开了第一家把炸鱼和薯条放在一起卖的快餐店,fish and chips自此风靡全国,奠定了其国菜不可撼动的地位。 鱼薯成为了英国人民心目中信仰般的存在,饭可以不吃,鱼薯必须要有。 一战和二战时期,英国所有的食物都是由政府限量配给的,只有鱼薯例外。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买。 鱼薯的影响力甚至体现在了二战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中。 据说登陆当日,整个诺曼底海滩弥漫着浓厚的烟雾,血腥味和海腥味混在一起。 英国士兵无法辨认彼此是敌是友,只能靠“Fish!”“Chips!”作为互相确认身份的暗号来接头。——当然,这个暗号很快就被德国人破译了。 所以,“Fish!”“Chips!”也常被调侃的翻译成“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英国人对鱼薯的执着甚至还影响了世界格局。 正宗的鱼薯,必定是选取鳕鱼(cod&haddock)或是比目鱼(plaice),取去骨的肉段,裹上蛋奶面粉糊,用高火油炸。 为此,英国人疯狂捕捞欧洲的鳕鱼。冰岛一看,这可不行啊!我们指着渔业赚钱呢,你们英国人把我们海域的鱼都捞完了我们咋整呢! 于是,1958年-1976年,冰岛和英国展开了一场“关于塘主到底是谁”的战争。 两国在20年里爆发了3次大规模冲突,均以海军实力较弱的冰岛取胜,双方搞到连军舰都出动了。 这场无厘头的战争里,双方均有一例伤亡。一名英国渔民因一根粗绳被割断时反弹甩入其身体而身亡,而冰岛海岸警卫队的一名工程师则因其焊接设备进水而被电击身亡。 这场鳕鱼战争,直接导致了200海里的海洋界限被定义为专属经济区,这个决议随后在1976年获得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此后大多数国家也宣布了自己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英国人对鱼薯的执着还体现在吃法上。 当fish and chips诞生时,针对的就是阴风凄雨里披星戴月的苦逼上班族,中午不过几十分钟午休时间,油锅里捞出来的鱼和薯条热腾腾的,绝对能提供被资本家继续剥削一下午的能量。 太油太烫?早上看完的报纸一裹不是正好嘛,顺带着还有一阵墨香味混着肉香。 一代代工业革命中的弄潮儿拼命追赶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步伐,只能在间歇片刻享受一顿鱼薯,然后匆匆又上征程。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是战胜自我命运途中最接地气的正能量,也是如此普通的街头小吃能荣登美食殿堂的根本。 然而到了1980年,政府因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禁止了用报纸包着鱼薯的售卖方式。 当时还引发了像重庆火锅“老汤”一样的争论,许多人表示就是要吃油墨味儿的,没有油墨不幸福…… 另外,传统的鱼薯,除了配香脆的薯条之外,一般还会有比较爽口的豆泥佐食。而酱汁相对多变,茄汁豆,白醋,蛋黄酱,番茄酱…… 勤劳勇敢的英国人民硬是变着法儿倒腾酱,在一勺一勺又一勺中追求生命的大和谐,就是不知道如果配上老干妈,会不会很有销路? 鱼薯作为国菜在英国随处可见,虽然味道随大流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其中却也不乏佼佼者。 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鱼薯店,就是代表之一。 这家店在利兹附近伊登城,名字很不走心的就叫“世界上最古老的炸鱼薯条店” (The Oldest Fish and Chips in the World),开业时间是1865年,是真正的百年老店。 如果你想试试好吃又颇有家庭氛围的小馆子,大可以试试位于伦敦马里波恩的The Golden Hind。这家小馆子在今年刚刚荣升为百年老店,而且坚持卖了100年鱼薯,不可谓不专业。 让人欣喜的是,在最大程度保留传统美味的同时,这家店大胆创新,在经典的配搭之外,鱿鱼、大虾等一干鲜美海味也能通过鱼薯的形式做的有声有色。 顺便提一句,这家有几位服务员还能说一口流利中文,但饭店本身并未沦为国内旅游团包餐点,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说了这么久,各位吃货会不会觉得一下子充满了动力去英国试试国菜呢? 毕竟一口下去,咀嚼着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小市民奋斗精神,回味大不列颠日落前的伟大荣光,是否逼格满满不忍直视? 不过说到底,吃货在意的永远是味道,是火候,是口感,是一口下去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所以,不多说了,虽然你们看文是早上,但我写文这会儿是大半夜,我先去撸个串了。 回见。 ———————————————————————————————————— 更多故事,请关注别样公众号【bieyang3102】